• 105阅读
  • 0回复

大党角逐 小党定音 以色列人民要求改革选举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政情背影

  大党角逐 小党定音
以色列人民要求改革选举制
王士芳
以色列议会是一院制,有120个议席,为大小15个政党分享。最小的党只有一两席。可千万别小看这一两个议席,它往往一锤定音,决定大党执政之命运(组阁只需61席)。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所说的,“以色列议会的比例代表制使小党拥有与其地位不相称的权力”,实际上等于将大党组阁之权“置于它们甚至只有一个人的小党手中”。工党和利库德集团是以色列两大党,在议会分别占39席和44席,都无法单独组阁,必须“争取”到各小党的支持,凑足61席才成。这已成为两大派历次组阁的规律。
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为达到组阁目的,在最近的这次组阁过程中各向小党封官许愿,极力拉拢。以色列电台说,两家竞相出更高价来讨好各宗教小党,以获得它们的支持。所以,今年宗教机构得到的拨款达1亿多美元,比去年增加2倍半。另一方面,双方互挖墙脚,力图从堡垒内部攻破对方。前些时,受命组阁的工党领导人佩雷斯在4月4日宣布,他已取得组阁必需的多数61票,而这一票正是从利库德集团内部“争取”过来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4月11日,以议会对佩雷斯组成的新内阁进行表决时,它的对手也从原本支持工党的1个宗教小党、以色列正教党那里“拉”过去两票,从而导致工党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顿时变为泡影。这两件事不仅表明两大派角逐的激烈程度,而且也说明小党在大党组阁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以色列广大人民对这种比例代表制和两大派的竞选伎俩深恶痛绝。他们抨击这种制度不能真实反映他们的正当要求和合理愿望,而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也往往漠视他们的意见,所以,强烈要求改革。4月7日,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终于爆发一场被以警方称为历史上最大的集会示威,参加者达15万人。示威者要求“结束以色列的比例代表制”以摆脱小党的控制局面,而对新总理进行直接选举;同时,他们也“批评大党领导人用许诺部长席位和政治好处来拉拢可能的支持者(指小党)”。一位陆军军官说,“我们对这种形式的政府和政治家感到恶心和讨厌”,“我们不能错过这次改革选举制度的机会了。”
目前,在以色列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强大队伍中,不仅有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和正直的新闻工作者,而且,也有军人和政治家(包括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的议员)。据悉,甚至连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也支持改革。他说,眼下“所发生的一切提出了一个有关政府选举制度的严肃问题”。
以色列选举制度改革的前景究竟如何尚难逆料,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下届政府是由工党还是利库德集团组成,它再也无法忽视以色列人民强烈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迫切愿望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