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铁锹的新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5
第8版(副刊)
专栏:

  铁锹的新闻
于国建
近来读到两则有关铁锹的新闻。一是今年3月5日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收到巢湖一位农民亲手制作的铁锹,附信上写道,希望卢书记“用这把铁锹,把安徽治理好,造福子孙,功在后世”(见《现代人报》第205期)。二是江苏宝应县城一家农具店,入春以来,铁锹突然成了热门货,原先几个月也卖不出几把,如今一星期内就销掉八十几把;而且,买铁锹的多为城里的机关干部(见3月9日《扬州日报》)。
铁锹,至今仍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开荒、翻地、理墒、挖沟、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都离不开它。显然,铁锹与“农”字紧密相连。“春江水暖鸭先知”,铁锹之走俏,反映了农业升温。普通农具堂皇进入机关大院,握在高级领导干部之手,反映出全党重视农业、关心农业的程度。“希望的田野”这支歌将唱得更好,更响亮。
诚然,农民送铁锹,干部买铁锹,大约不会是当文物收藏,而是要实打实地操作、劳动。君不见许多党政机关都纷纷恢复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作为常备武器,铁锹就不可缺少了。人们从新闻媒介中看到干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的身影,判断“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
而且,铁锹还可以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它能把党心、民心焊接起来,沟通起来,凝聚起来。这些年,尽管许多地方的党政机关开辟了一些联系群众的渠道,如对话会,“市长信箱”,“为民电话”等等,确也起了不小作用。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消极腐败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的遏止,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恐怕还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身入”,就谈不上“深入”,更谈不上“心入”,鱼水关系就可能变为“油水关系”。如今干部到生产第一线,与群众一道挥锹奋战,架子就打掉一半,官气就煞去一半,干部群众的心理距离就近了一半,讲联系群众才有了氛围。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觉得铁锹问题是“低层次”的小事,干部政务纷繁、日理万机,扛铁锹不必上升得那么高。我不那么看。真理是具体的,党的群众路线是具体的。当年毛主席忙不忙?朱总司令忙不忙?周总理忙不忙?但“朱德的扁担”体现了井冈山传统,毛主席开荒、周总理摇纺车体现了延安精神。
农民送省委书记铁锹,是人民对党的期望,干部上街买铁锹反映出党的优良传统正在恢复:两者都蕴含着重要信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