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就《孔子》致中国读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5
第8版(副刊)
专栏:

就《孔子》致中国读者
井上靖[日本]

我晚至70岁才读《论语》,为之倾倒,到80岁又将《论语》编成小说,就是这一部《孔子》。
无论是执笔阶段,还是创作前研读《论语》阶段,我的心情始终很愉快。
按理说,在初、高中总会背一两句“子曰”,我却没有这种记忆,可见和《论语》生来无缘。只是到了人生最后冲刺的阶段,一个偶然的机会翻阅《论语》,立即被孔子的言语所吸引,耽读入迷。这十年来爱不忍释,自由驰骋于《论语》的天地之间,不仅毫无倦意,而且渐入佳境。
我从书本上结识许多《论语》学者、“孔子”专家,受益匪浅。这种
《论语》入门法恐怕并非唯我独具,六七十岁的人读《论语》,大抵和我一样,都成为《论语》的俘虏。我深感《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见解里以具有神奇魅力的韵律的现代式语言蕴藏着全部理想和感受。它深深地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
而且,孔子的论点有的以诗歌形式、有的以随笔形式、有的以与弟子之间展开的戏剧性的生活场面形式表达,从这一点看,《论语》实在无微不至地考虑到读者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不至于感到枯燥、无聊、厌倦。
不言而喻,这些言论笼罩着二千个城邑国朝灭夕亡这种乱世的氛围,回荡着一种独特的、地动山摇般的声音和韵律,这无疑是当时活着的人们或者想活下去的人们对苍天大地的控诉与呼喊。《论语》毕竟不是一部史书,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听到孔子在乱世中的呐喊,但无法找到这个时代的任何历史记载。
我觉得,如果把舞台置于春秋乱世这个大时代背景,再让孔子一行登台表演,那么孔子、子路、子贡、颜回以及其他弟子都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符合历史时代的风貌与姿势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在这历史中产生的孔子言论以及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就必然具有活跃的生命力。所以,《论语》里每句话的背景都反映出历史的风云,可谓历史的产物。
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他的人格、教养?我以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孔子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二
我的近作《孔子》约20万字,从1987年夏至1989年春,在《新潮》连载21回。创作《孔子》始终于我是一大乐事。
由于中国的盛情厚意,我动笔前3次、动笔后3次,一共6次访问河南省的未开放地区。除第一次去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外,后来几次都是去河南。这是孔子被逐出鲁国后和子路、子贡、颜回众弟子的14年流浪之地;这是黄河流域的所谓黄土地带;这是产生中国文化的中原之地。
回想起来,因为我几次遍访河南,才不至于在描写孔子流浪中原这部分情节时出现舛误。
河南之行解决了创作中最棘手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负函问题”。孔子一行在陈国国都居住3年后,远迁楚国负函。负函究竟在楚国的什么地方,始终是一个谜。
据《春秋左氏传》记载,楚国高官叶公将蔡国遗民迁往负函,为他们建造一座新城。
——叶公致蔡遗民于负函。
但是,楚国之大,负函究竟位于何处,至今一无所知。我第四次访问河南,正是创作陷于进退维谷的时候,如果这一次还确定不了古负函的位置,小说的情节就无法展开。一般的看法,负函位于淮河上游。于是我决定去信阳,向当地人了解情况。
从郑州乘火车抵信阳。到车站迎接我们的中国朋友说,信阳郊外的淮河边发掘出一座“大楚王城”遗迹。
到了旅馆,我把提包一扔,就让当地的考古、乡土史研究人员带我去看王城遗迹。
“我认为,这儿就是你所寻找的负函。原先不过是收容蔡国遗民的小镇,后来逐渐扩大,成为城墙高筑的军事要塞和庞大的楚国王城。”
这位中年乡土史家的讲解,在我听来,简直是神的声音。
于是,我在小说《孔子》里,把这块土地作为负函的原型。后来,他们来信说,越来越多的史料表明,这座王城遗迹很可能就是负函城址,最近还发掘出叶公时代——就是负函时代一个高官的坟墓。
另一个问题是《汉书·地理志》与《史记》关于蔡国国都的记载不一样,使我创作左右为难。
据《汉书》记载,蔡国定都上蔡,历经500年后迁都新蔡,又延续40年,而《史记》的记载与之截然相反。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其实无须急于弄清孰是孰非,但是我为着写
《孔子》,就不能不搞清楚这个问题。
我连续两年到上蔡、新蔡访问,受到当地乡土史家的关照,参观了新蔡、上蔡两座古城的残垣断壁——如今只剩下丘陵上的残迹,察看了城墙的大小和城内街道的分布结构。经过考察,我判断上蔡是500年国都、新蔡是40年国都。
由于上蔡、新蔡的考古、乡土史研究人员的大力协助,我在小说里描写这两个古都就觉得得心应手。
在《孔子》付梓之际,我向他们深表谢忱。另外,《孔子》里讲故事人蔫姜是中国文化界领导人夏衍先生起的名字,我愿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郑民钦氏把《孔子》译成中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发行,我感到十分高兴,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