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办实事 得民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下基层手记

  办实事 得民心
四川省乐山市市长 佘国华
乐山以大佛闻名于世。
乐山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治理整顿以来,又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尽力解决治理整顿中出现的新问题对维护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的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后,我们乐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按《决定》的要求,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我们过去也下基层,但多是面上跑,听汇报,作风不甚深入。这次,我们下到停产半停产企业和最困难的居民家庭,与工人、厂长、退休职工、待业青年倾心交谈。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从帮助职工提高对治理整顿的认识和解决具体困难入手,我们和工人、干部一起,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精心“会诊”,针对不同情况,一一开出“药方”,现场解决问题。
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我们深入到退休工人和待业子女多的家庭,所见所闻,令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有的停产半停产企业的退休工人因不能按期领取退休金,生活困难。特别是航运、搬运行业的退休工人,有的每月甚至只能领到几十元钱的生活费。改革开放的10年,乐山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极少数家庭却因种种原因,生活依然有困难。我们每到一家,老人、孩子像见了亲人一样。令我感动的是,他们倾诉自己的难处后,都十分体谅国家的困难。有人说:“目前国家也有困难,我们晓得,政府对待业子女的工作,不能一下全都解决,但书记、市长亲自下来,这就说明党和政府心中装着我们老百姓。”这朴实的话语感人肺腑,多好的人民群众啊!回到机关后,我吃不好,睡不好,我想,不尽快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困难,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愧对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连续几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区县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并到现场办公,很快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生产自救的前提下,将那些生活最困难的退休职工纳入社会退休统筹,按基本生活标准发给退休金,三年的统筹费用由市、区财政垫支,以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此外,对待业子女多的家庭,优先安排其子女就业。这些措施一一落实后,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有人说:“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干部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有的退休工人激动地说:“儿女都未必靠得住,我们最困难时,还是共产党关心我们。”有人当场流着泪喊:“共产党万岁!”“人民政府万岁!”多少天过去了,但群众那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喊却一直震动着我的心!
李瑞环同志在河北视察时,曾对平山县西柏坡的干部说:“致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怎样才能“察其疾苦”呢?重要的就是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实证明,办实事,得民心。只要我们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就能增强党的凝聚力。
目前,我们乐山市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干群关系融洽,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有了转机。虽然我们面临的困难还不少,但毕竟是暂时的,而且是可以克服的。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坚信:只要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的精神,就能进一步稳定大局,保证治理整顿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