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人才帐”要这样算——北京旅游系统超额接收大学生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7
第3版(综合)
专栏:

  “人才帐”要这样算
——北京旅游系统超额接收大学生纪实
本报记者 刘霄
“今年,北京市人事局给我们旅游系统60个大学生指标,但是,我们的企业经理们认为,应当在60的后面再加一个0,争取要600名大学毕业生。”
3月27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一层贵宾室,进行着一次不同寻常的大学生毕业分配“供需洽谈会”。
需方的代表,是正在发言的北京市旅游局局长薄熙成。
供方的代表,阵容相当可观,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29所首都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处的成员构成。
今年,大学生分配形势比较严峻。原因何在?北京市人事局和高教局的同志分析:一是治理整顿期间,企事业单位都在“紧缩”,不愿过多地进人;二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和社会需求脱节;三是部分大学生期望值太高,要求有些脱离实际。三个因素比较,第一点对大学生分配影响最大。
可是,恰在此际,北京市旅游行业提出了超计划接收大学生方案。难道他们没有困难?不是,旅游业的难处不比别家少。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使旅游业一度受到影响。那么,北京市旅游业的经理们是怎么想的呢?
企业的经理们认为:“事业要发展,素质要提高,人才要先行。”
他们算了4笔“人才帐”。
第1笔,人才储备帐。旅游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起步时间晚,人才储备差。北京市旅游局现有职工3万余人,以老服务人员、社会招聘人员和职业高中生为主,其平均文化水平,低于工业交通运输业,更比不上文教科研单位。但同时,旅游业又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行业,亟需上水平上质量上管理。补充高知识层次的人才,调整队伍结构,进行“换血”,是旅游业振兴的关键。因此,经理们把今年大学生分配“疲软”,看做敛聚人才的大好机遇。他们说,别人不甚积极,我们正好择优录取。从现在算起,旅游业最多只有两到三年的时间这样大量招收大学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不招人才,更待何时?
第2笔,人才培养帐。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4年投入几万元,我们接收过来,一分钱不用花,等于“白落”。职业高中生,要靠企业自己培养自己出资,两相比较,哪个更合算呢?
第3笔,人才优选帐。全局直属旅游企业每年自然减员1000人,包括调出的和离退休的。以往,通过方方面面调进千儿八百,与其这样,不如统一招聘,以杜绝不正之风,提高队伍素质。
第4笔,人才浪费帐。我们是资源人均占有相对不足的国家,经不起浪费。过去尽提水、电、油、气的“跑冒滴漏”,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分不出去,有些人偏偏不着急不惋惜呢?
旅游业是如今的热门行业。但是,旅游行业的经理们特别提请大学生不要期望值太高,要甘于脚踏实地,从头做起。
为了使这批大学生尽快掌握旅游接待服务的实际知识,经理们要求,在干部待遇和福利待遇不变的前提下,大学生必须先到企业当两年工人和服务员。表现优异者,随时予以擢升,两年后仍未被提拔者,本人可以申请调出。
薄熙成说,我们对大学生寄予很大的期望,期望大学生们自强向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