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振奋精神 积极开拓——关于工业企业如何走出目前困境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8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振奋精神 积极开拓
 ——关于工业企业如何走出目前困境的调查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姜春云
为了探索工业企业走出困境的路子,我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几位同志,3月下旬对济南12个企业作了调查,受到不少启示。
这12个企业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面对市场变化、资金周转困难,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战略,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有5个;一度陷入困境,经过一番努力,变被动为主动的有5个;至今没有摆脱困境,步履维艰的2个。
研究这些比较主动的企业主要经验是:
一、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知难而进,积极开拓。这是走出困境的首先条件。济南汽车总厂是全国生产重型汽车的重点厂家之一。去年以来,全国汽车销售量大减,这个厂也遇到很大困难。在这种形势下,这个厂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汽车换型,提高了JN162型汽车产量,引进“斯太尔”汽车投入生产,使高档产品占了主导地位,去年工业产值增长36%,今年头两个月又增长28.6%。目前已签销售合同1.14万台,大大超过了全年生产能力,使企业摆脱了困境。这个企业的情况说明,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是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奋力开拓,还是消极畏难、“等靠要”?两种精神状态,必然引出两种结果。正如企业的同志所说:“资金问题在市场,市场问题在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问题在思想。”
二、加紧调整产品结构是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济南衡器厂,在传统衡器产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及早采取措施,以变应变,实行“手动改自动,机械改电子”的产品结构调整方针,大幅度削减了消耗高、质量低、效益差的普通机械衡器的生产,从日本引进了称重传感器新技术,生产电子秤,产品质量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标准,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今年一季度预计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实现利润增长27%,利润增长部分的95%来自新产品。这个企业的事例说明,当前的市场疲软,既给企业带来困难和压力,也给调整产品结构带来机遇和动力。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但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缺乏紧迫感,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现在有了市场疲软的压力,有些企业认识早,行动快,调整产品结构打主动仗,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使产品质量、档次上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正是治理整顿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必须眼睛向内狠抓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的原因。有些企业认准了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大做挖掘内部潜力的文章,尝到了甜头。济南钟表厂,是全国同行业中的先进企业,钟表产量由1984年的24万只发展到去年的1200万只,产品质量先后荣获部优和国家银质奖。他们不满足已有成绩,坚持向管理和技术要效益。一是应用价值工程,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物质消耗。去年,在工业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这个厂的产品成本下降1.5%。二是注重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该厂生产的100多个品种中,新产品始终保持在30%以上。
四、集中力量攻破销售不畅这一难关。自去年下半年起,济南轻工化学总厂产成品大量积压,买方欠货款2000多万元,企业一度被迫停产。据此,他们组成8个小分队,由领导干部带队,考察城乡市场,建立了500多个销售网点。企业突破了销售难关,生产转入正常。
五、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调查中看到,凡是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干群关系融洽的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次接触的12个企业,干部与职工分配上悬殊不大,企业的重大问题都提请职代会讨论,注意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职工的生活,赢得了职工的信任、支持。职工在困难面前无怨言,主动为企业分忧,为走出困境献计出力。这是一条带根本性的经验。
12个企业的调查说明:克服当前困难,保持工业适度增长,潜力在企业,办法在群众。只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盲目乐观要不得,消极悲观也是没有根据的。克服当前的困难,根本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最近,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改善企业外部条件的政策措施,应当抓紧落实,用足用好。要正确把握资金投向。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把不少启动资金投到工业企业,由于市场疲软,效果不明显。现在看,重点投向流通环节作用会更大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