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黑土地的新生机——来自黑龙江垦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8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黑土地的新生机
——来自黑龙江垦区的报告
高淑华
在数千万亩耕地上,平均亩产粮食148公斤,这在长江以南也许算不上新闻。然而在地处北纬45—50度的寒冷地带、以小麦和大豆为主产品的黑龙江垦区,人们几乎把这看成是梦想。
1989年,这个“梦”变成了现实:全垦区粮食总产35.5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8.4%;出口大豆5亿公斤,占全国大豆出口总量的45%,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是什么使昔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应当从这里讲起
位于“北大荒”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黑龙江垦区,土地素以“肥得流油”闻名。然而,自1984年以来,这里的地力每况愈下,粮食单产始终在120公斤上下、总产在25至30亿公斤之间徘徊。
到哪里去找使土地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呢?
1985年冬,垦区西部传来信息:克山农场靠科技和投入,使十年九旱的丘陵岗地粮食单产由过去不足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并连续6年高产稳产。这消息振奋了连年受挫的北大荒人!
一支又一支到基层调查研究的队伍出发了。当时的总局局长王强——一位在北大荒奋斗了30多年的“老农垦”,领着一班人行程1000多公里,与职工、有经验的“农业通”、农业专家共商兴农大计,终于在时代的坐标系上找到了新的起点:
农业,尤其是农垦,不能再单纯走扩大开荒这一靠外延发展生产的老道路了,必须以科技为先导,靠大科技振兴大农业,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几年来,黑龙江垦区的主要领导虽然换了一任又一任,但科技兴农的火炬一任任传下来,而且越举越高。垦区过去有800多万亩低湿地,十年九涝,大豆单产一直在50公斤上下徘徊。科研人员因地制宜改革了常规的平播方法和机具,研究出以垄作、垄底深松、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播种的配套技术和机具,使大豆单产一下翻了一番多。接着,低温地推广大豆综合垄作新技术的方案被端上了“盘子”,并立即有5家农机具制造厂生产配套的垄作机。同时,在近百个农场、上千个生产队掀起的大豆综合垄作高产栽培新技术应用培训、现场示范和推广的热潮经久不息。不到5年,全垦区就推广了700多万亩,增产大豆上亿公斤。
几年来,这个垦区先后推广了少耕免耕、良种、化学除草、大豆综合垄作、稀土、秸秆还田、水稻旱育机插等10项新技术。其中,仅少耕免耕新技术就推广了3450万亩次,节省作业费用3000万元,增产粮食3亿公斤。1989年,这10项新技术推广面积比上年增加546万亩,增产粮食3.6亿公斤。
用好有限的“草”
科技是生产力,但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离不开必要的投入。北大荒人深知其奥妙,把有限的“草”先喂给跑得快的“马”,保证了大科技支援大农业,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成功之路。
近几年,黑龙江垦区在百业待兴、流动资金紧缺、生产资料不断涨价和社会负担增加严重的情况下,每年自筹科研经费550万元;并千方百计压缩各种非生产性支出,先后“挤”出2亿多元用于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创建了全国农垦技术设备最先进的农业航空实验站,拥有美国、澳大利亚、波兰生产的9架农用飞机,建立了45个农用飞机水泥机场和60多处粮食处理中心,购置了1700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保证了农业航空技术、化学除草、粮食产后处理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增强了农业抗灾抢收的能力。
垦区大胆利用世界银行7000万美元贷款,引进国外先进科研试验仪器和大批机械设备,促进了农机具的更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建三江农管局在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时,“反弹琵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排除影响技术效益发挥的不利因素。他们先后投资1.97亿元兴修水利,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防陷半链轨、大豆精量点播机具4000多台(件),提高了抗灾能力,使技术更充分发挥效益,农业连年稳步增长,粮食总产由1981年的不足1亿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6.5亿公斤。
在进行物质投入的同时,垦区也注意“软投入”。各农场兴建科技楼,改善科技人员生活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目前,全垦区拥有中、小学近2000所,102个农场全部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克山农场还坚持每年从利润总额中拿出14万元用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全垦区每年送到有关大专院校培训的达2000多人,还自筹资金,建立了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机械化学校等4所高等院校、20所中专、40多所职业高中。如今,经过培训的7万名职高毕业生和20多万名技术工人队伍,已成为大科技振兴大农业系统工程的牢固“基石”,1万多名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已成为全垦区科技兴农的“领头雁”。
科技使黑土地恢复了青春
在黑龙江垦区,科技兴农已不再只是局长、场长及业务职能部门的事,党委领导也积极上阵。党政领导合力共抓科技兴农,带动了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持。1986年,垦区粮食产后处理机械化技术成果刚问世,立即有9家农机制造厂生产出配套机械设备,使这项技术得以迅速推广。
为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变成生产力,垦区组织科技人员改革科研程序,把过去需5年才能完成的科研、推广项目集中到一年进行。同时,成立了8个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和71个农场级技术推广试验站,形成系统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把科技意识植入人们的头脑中,激发了人们向科技要粮食的强烈欲望。旧的管理方式、传统观念、粗放耕作方式正逐步消失。
科技的星火燃起了黑土地的希望之光。在化肥、农药等投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提高了,总产增加了!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黑龙江垦区靠技术进步增产粮食达11亿公斤,增加效益6亿多元,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1%,这是北大荒人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
如果说,大科技为北大荒的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大农业也为大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黑龙江垦区人均占有耕地18亩、田间机械化程度达90%,农业工人人均年生产粮食1万多公斤。大机械化、大面积集中统一作业,为农业现代化研究、试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
据了解,近几年这个垦区完成的科研成果,有100多项获国家或部级、省级奖励,填补了不少国家农业现代化研究空白。
实现总产35亿公斤并不是“北大荒”高产的顶峰,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