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农业专家建议——发挥优势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8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农业专家建议——
发挥优势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新华社记者 阎振国
“我国适宜地区应确立主攻玉米的新战略”,这是陈国平等农业专家最近提出的建议。
提出这一战略是因为我国目前和今后都大量需要玉米。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地区,人们还要靠玉米吃饭;在温饱已经解决的地区,发展畜牧业需要大量玉米作饲料。据测定:100公斤玉米的饲料价值相当于120公斤高粱、130公斤大麦或150公斤稻谷。目前一些南方省由于缺少玉米,只好用不宜作饲料的稻谷喂猪、养鸡。
在我国,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是否可行?专家们提供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有三个最适宜种植玉米的“玉米带”,这就是美国中部平原、欧洲平原和我国东北、华北平原。我国除东北、华北之外,西部地区种植玉米也有广阔的前景,新疆就有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区。另外,江南地区可搞水稻、玉米两茬轮作,积温高的地区还可种冬玉米。我国现在每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是3亿亩上下,再增加5000万至1亿亩的种植面积是有可能的。
同小麦和水稻相比,玉米对光能的转化率最高,是举世公认的高产作物。当今世界上粮食高产的纪录是:小麦、水稻亩产1000公斤左右,而玉米已达1500公斤。美国、意大利等玉米主产国的平均亩产在450公斤以上。我国目前已有8个县的玉米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有40个县达到400公斤,而全国的平均亩产仅264公斤。可见,玉米还大有增产的潜力。
确立主攻玉米的粮食生产新战略,必须克服“重夏轻秋、重水轻旱、重细轻粗”的思想。同时也要明确“恢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玉米生产发展方针。陈国平等专家还从“种、密、肥、水、盖”五个字上提出了增加玉米单产的具体措施。
“种”,就是要抓良种。目前我国有7000余万亩玉米依然使用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一般种子,产量极低;另外的2亿多亩玉米,虽然用上了杂交种子,但种子的纯度也较低。若能将杂交种的纯度提高,把一般种改换为杂交良种,每亩就可多产玉米100公斤左右。
“密”,就是要提高栽培密度。据对17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全国平均每亩玉米的收获密度仅有2500株左右,而最佳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亩也有可能增产50公斤以上。
“肥”,就是要舍得给玉米投肥。这几年我国的玉米基本上是在饥饿状态下生长的。比如碳铵的施用量,一般每亩应施110公斤左右,而全国的平均施用量还不足50公斤,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就更少了。因此采用了良种,增加了密度,肥料必须跟上。
“水”,就是要适度灌溉。
“盖”,就是地膜覆盖。实践证明,用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效果是极其显著的。近几年各地的统计资料表明,地膜覆盖玉米一般比露地玉米每亩可增产100至300公斤,平均为200公斤上下,一般增产30%至100%。如果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能覆盖上地膜,一年就可增产玉米300亿公斤左右,相当于10个吉林省一年调出的玉米数量。因此,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是促进玉米增产见效最快的一项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