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阅读
  • 0回复

超越父兄的一代——为上海第三代产业工人塑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30
第1版(要闻)
专栏:

  超越父兄的一代
——为上海第三代产业工人塑像
新华社记者 吴复民 陈雅妮
编者按:这篇通讯,报道了上海第三代产业工人经受了现代大工业的文明和改革开放的洗礼,正在茁壮成长,同时创造出许多超越父兄的业绩,成为现代工业建设的脊梁。文章生动感人,值得一读。
上海,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
上海第一代产业工人,自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兴起,到建国初期的85年中形成的百万产业大军。第二代产业工人,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期,上海一大批新建工业基地汇集起来的100多万产业大军。从70年代中期开始,以宝钢、金山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新兴产业中成长起来的100多万产业大军,人们称为第三代产业工人。如果以20岁到35岁作为年龄划段的话,全上海1万多个工业企业一线生产工人中,这一代工人占了70%以上。
这支默默地创造着巨大社会财富的产业大军,承继着父兄的光荣,创造着绝不逊色于父兄的业绩。他们无愧于所处的时代,无愧于作为人民共和国领导阶级肩负的使命。
他们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脊梁
在经济建设的舞台上,他们施展着聪明才智,创造着前辈梦想和不曾梦想的业绩。
1989年12月10日,经过930个日日夜夜胜利建成的上海30万吨乙烯装置,巍然屹立在杭州湾畔。在等待投料试车的庄严时刻,人们的目光一齐投向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开车现场总指挥。他,竟是一个瘦弱矮小、才34岁的年轻人!戎光道,1973年进厂,经过职工大学培养和现代化建设的锤炼,已经是上海石化总厂乙烯厂的副厂长、人们公认的压缩机专家。日本专家也毫不掩饰对他的赞赏,翘起拇指称:“戎长,专家!”
此刻,只见他从容应命,指挥若定,准确无误地发出一道道指令,又不时用对讲机向控制室外各个工位上的操作工进行现场调度。历时16小时15分钟,30万吨乙烯装置以国际同类装置开车的最好成绩宣布开车成功!这一世界纪录连同这个青年的名字,载入了我国石化工业的史册!
另一个青年的名字——马赛,则在上海飞机制造厂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制造的MD—82飞机的机翼上熠熠闪光。机翼是一架飞机机身的全部依托,机翼的铆接关系到一架飞机20年5万小时的安全飞行。在美国,这项工作由自动化机械操作,允许的误差以微米计算。而28岁的马赛,4年来指挥人工铆接的18架飞机,经过麦道公司最严格的检测,没有一个FRR(故障单)。美国专家说:“马赛比美国人干得好!”
这些例子并非是着意撷取的凤毛麟角,他们是百万当代青年工人的优秀代表。如今上海无论是新兴工业还是传统产业,各路大军中佼佼者大多是年轻人;而这一代工人的整体水平勿庸置疑,超过了他们的父兄。
在上海的纺织、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五六十年代生产技术的“华彩乐章”现在被新的一代重新谱写。当年闻名遐迩的纺纱、织布、炼钢能手和威振全国的钻头、切削、刀具大王,他们的名字如今仍然灿若星斗,他们的精神仍是激励人们奋进的旗帜。然而,他们当年创造的生产纪录却早已被用先进技术设备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工人所刷新。当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先进工作法,也正在被新一代创造的工作法所替代。
人们可以从各个工种的考核单上看到,现在工人一个班纺的纱、织的布、浇铸和加工工件的平均定额,相当于50年代全国劳模的几倍乃至十几倍。如果论技术质量之高,品种工艺之复杂,更非昔日可比。在上钢五厂同一个车间的同一个炼钢炉,50年代炼的都是成份单一的普通碳素钢,而现在炼的却全部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钢。在具有70年历史的上海针织厂,五六十年代,一台染色机常年累月染一种颜色而很少变化,如今,一个月变换的颜色就多达八九十种,而且许多是多色相拼的复杂色,即便一种白色还有十来种不同的色光!
如果说,一些大中型企业的主要管理岗位和技术负责部门还需要老一辈来执掌的话,那么,生产第一线、尤其是一些技术要求很高的生产岗位,已经完全由新一代扛大梁、唱主角了。可以说,上海每年1100亿元的工业产值,大部分出自这一代工人之手,上海现代化的产业,也以他们为主力军。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当之无愧的脊梁。
他们有——独特的精神风貌
当代工人经受现代大工业文明和改革开放的洗礼,他们的眼界、追求随之升华。
每一代产业工人都以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作为自己的依托和标志;第三代产业工人最鲜明的标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正是这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造成了他们成长的沃土,造就了这一代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在此之前,这一代年轻人何止是对现代化一无所知?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曾经是阴差阳错,险些被蹉跎了青春的一代。然而,在改革开放推动下迅速起步中国现代化进程,一下子把这一代人推上了生产和建设的第一线。一番超强度、高水准的训练、改造、培养,使他们奇迹般地成熟起来。
1985年8月,在布达佩斯一个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叫陈建国的数控专家在讲台上宣读他的论文。谁能想得到,他竟是一位靠自学成材的普通工人!60年代,他为自己无缘上大学而沮丧过,70年代,他因为看不到前途而得过且过地“混过”。但他终于赶上了宝钢建设。他急起直追,先后自学英、日、德三国外语,又被派往北京航空学院学习。是宝钢建设把他推进了“数控”这个神秘的王国。他很快作出了成绩。他编制的“无后置数控机床自动编程技术”,淘汰了宝钢从德国引进机床时对方提供的手工编程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宝钢轧辊用的数控加工程序,并从这里登上了国际学术讲坛。
由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着意培养,整个第三代产业工人的科学文化技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祖辈曾经为找不到一个读报的人而发愁;他们的父辈也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只能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经验搞“土法上马”;而第三代产业工人中,80%是技校、中专、高中和大学毕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占了12%。许多人已经兼有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双重身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不仅培养了这一代人,也在更深的层次上改造和锻铸了这一代人,使他们逐步从小生产的“传统人”,脱胎成在思想观念上适合于现代化大生产的现代产业工人。在上海许多现代化企业和引进生产线上,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过“现代化初始训练”的痛苦过程。在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车间,工人经过培训合格正式上岗之前必须先当清扫工,工厂以此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明白,在这里,“一尘不染”绝不是形容词;在上海石化总厂,水厂一个工人错按一个电钮,曾造成全厂生产瘫痪,这件事成为每一批新工人入厂教育的“经典教材”……
“差一点不行,一点也不差”,现代化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成为上海第三代产业工人成长史上一笔独特的财富。正是具备了这种精神,他们才在全部意义上担起了现代化的重任。宝钢的能源中心控制室,每一个电钮都是致命的,在如此要害的部门,四班三运转的是20名平均年龄才27岁的年轻人。就是他们,使这个控制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连续3000多个日日夜夜安全顺行,没有一次误操作。
他们的血——和父兄的一样热
他们的血管里流着和父兄一样的热血,蕴藏在五彩表层深处的凝聚力一旦被激发,同样显示出无坚不摧的伟力
一个历史性瞬间出现的历史性场面,启动了人们对当代产业工人更深层次的认识,那就是上海300万产业工人在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坚持生产,坚守岗位,众志成城,为稳定上海大局做出的贡献。
在交通瘫痪的那些日子,没有人动员,没有人作经济许诺,没有人作扣罚奖金的告诫,但上海工交企业的工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体弱的、残疾的,不约而同地迈开双脚,走向企业,走向岗位。当一群群、一队队工人经过几小时跋涉赶到厂区时,许多干部和老工人流下了眼泪!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出现的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直接影响到上海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然而,困难当头,上海工人却响亮地喊出“国家有困难,我们来分担”!平时那种令人困惑不解的“讲实惠,图轻闲”的现象不见了,而60年代战胜三年自然灾害时那种同心同德、为国分忧的精神却在许多企业“回归”。
今年年初二夜晚,上海突然浓雾锁城,市内全部车船停驶。许多要到郊区上夜班的工人纷纷放弃节日之夜与家人的欢聚,提前数小时起程,骑车或步行赶往工厂,汇成了一支动人的雾中夜行大军。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当年王铁人以自己血肉之躯背钻塔、压井喷的精神,在上海一些企业也有一脉相承的体现。这是发生在上海新风色织厂震撼人心的一幕:为了提高出口牛仔布的质量,从香港引进的重达70余吨的浆染联合机,分装十几辆载重卡车进了厂。然而迎接货物的,却是18名青年工人组成的抢运队和他们手中的拖车、扛棒和葫芦吊。同车前来的香港技师惊呆了:凭这些家什能把机器装进车间去吗?但是青年们喊着劳动号子热火朝天地干开了,完成了!
的确,第三代产业工人是老一辈产业工人的子弟。虽然他们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固然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认识、理解、尊重和发掘。这是一篇值得我们的企业家、政治工作者和制定政策的人们研究的大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