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主人翁的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1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主人翁的风采
我们是武汉大学89级研究生,去年9月来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下车间锻炼。半年多来,我们在这个厂耳闻目睹了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这些事使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感到不吐不快。半年多的感受告诉我们: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之所以成为闻名全国的优秀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厂有一批无私奉献、克难进取的干部和工人。
“干部干部,就得干!”厂办公室主任夏梅生同志简短的话语,勾画出了全厂200多名干部的基本特色。1981年底,于志安同志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任厂长时,厂里亏损240万元。他上任后,吃住在厂里,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夜班工人经常可以听到他亲切的问候。厂里每次进行重大技术改造,他总是与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商定方案和计划,并关注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进度。他身为厂长,却依然同职工一样拿着饭碗到食堂排队买饭;还把外国朋友赠送给他个人的礼品,全部作为奖品授给厂里的劳动模范和标兵。1982年,全厂职工在于志安同志的带领下,不要国家一分钱,一举扭亏为盈。到1989年,全厂利润总额达到7417万元。职工们说:“我厂取得这样的成绩,跟于志安同志团结职工、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厂总工艺师胡维鸿同志回答我们询问时说:“厂里一些干部除了白天上班外,晚上还得来,因为要干的事很多啊!厂里干部晚上加班都是义务劳动。”据我们了解,全厂干部的奖金平均额是一线生产工人的一半,调资比例也没有一线生产工人的大。
奉献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全厂200多名干部身上,同样也体现在5000名工人身上。在厂里的一些车间里、工地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感人的情景,深深刻在脑海里。
去年9月的一天,汽轮机车间总装组密有启、潘建平、赵之杰3人接受了2.5万千瓦汽轮机后缸的急装任务。他们干完了白天8小时工作后,车间领导人让他们下班休息。可他们想到自己一停工,就会延缓整个车间的生产进度,于是放弃了休息,一口气干了24小时。潘建平同志还是带病坚持工作的。铸铁车间铜炉组陈荣祥等8位同志,常年奋战在高噪音、高温的恶劣环境里,默默地担负着全厂汽轮机、发电机、水轮机上所有的铜、铝铸件任务。去年他们苦干了头8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他们的奉献精神,还体现在对工厂的主人翁态度上。线圈车间女职工叶湘玉,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用户的反馈信息,针对发电机辅机励滋机控制器的问题,大胆提出改进建议。厂里采纳了她的意见,不仅解决了励滋机控制器的有关问题,而且每年节约费用近万元。模具厂青年工人徐贤君,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不计报酬加班加点,成功地为厂里研制了微机数控车床绘图装置。去年3月,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老工人周伯雄师傅曾主动为厂里改造了一台已报废的镗铣床,节省资金达几十万元。外省有家工厂曾提出以月薪800元聘请他,却被他断然拒绝。
这就是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干部和工人的主人翁风采!这就是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
湖北武汉汽轮发电机厂武汉大学研究生
                    潘天群 卢苗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