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记海南天然刚玉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记海南天然刚玉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良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通讯员 郑荣昌
香港怡丰集团兼海南天然刚玉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良创造了一个“梦”,一个深蓝色的“梦”,这就是宝石中的精品——矢车菊蓝。
一年多前,他把这个“梦”带到1988年秋季广交会。展台前,顿时挤满了各国的珠宝商和珠宝收藏家。
中国蓝宝石!矢车菊蓝!!
惊诧的眼光,衷心的赞赏,还有纷纷而来的订单。展品中一粒大如五分硬币的椭圆形蓝宝石,被日本收藏家以20万美元当场买走。
原来,矢车菊蓝是宝石中的精品,原产于克什米尔地区,已绝迹100多年,现在只有珠宝收藏家手中有少量收藏,市场上极难觅其芳踪。难怪姜延良的展品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1983年,沐浴在经济开发之风中的海南人,在他们红色的热带土层下,发现了一个全国最大的蓝宝石矿,一个待开发的地下金库。
然而行家都知,世界上无数种珍珠、宝石,唯有刚玉(红、蓝宝石的统称)的加工技术最为复杂。一块未经加工的刚玉矿石,形同顽石,色如煤块。要使其变成质地硬而韧、色泽艳而透的蓝、红宝石,其加工技术,尤其是物理处理(俗称改色)技术之复杂,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当今的世界上,只有泰国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种复杂的物理处理技术。
为了早日使地下的宝藏变为开发建设的财富,当时的海南行政区主要负责同志找到了姜延良,鼓励他来攻克这个难关。
姜延良任董事长的香港怡丰集团,当时在海南岛及大陆经营中药材、土特产和珠宝首饰生意,已有相当的规模。他深知若能攻克这一难关,对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自己的生意也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为此,他毅然开始了蓝宝石加工的尝试。
拜佛要到名山,学艺要找高师。姜延良首先来到执蓝宝石加工技术之牛耳的泰国。然而,蓝宝石加工技术是泰国在世界上领先的项目,行业管理极为严格,谁若是向外人泄漏其技术数据,便可能有不测之祸。姜延良带来一公斤海南宝石矿原料请泰国人加工,结果一多半原料在加工中“报废”了,既无成品,也无废品,只剩给他一些小颗粒的宝石毛料。因为有言在先,加工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允许处理失败而报废,所以他哑巴吃黄连,白白搭进了几十万元人民币。
此路不通,另图它径。姜延良不惜重金,买来了一些数据。“照方”处理,却没有一次得到像样的宝石,还弄坏了大量的原料。前后去了十几趟泰国,所获甚微。
一次次的失败,使姜延良损失了上百万元的资金,也更激起了他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外国能够做到的事,中国也一定要做到!他又投资购买了各种先进设备,在自己家中布置出一间实验室,重新开始了艰苦的试验。身居香港这繁华世界,姜延良闭门谢客,不上舞厅,不进影院,连公司的生意也交由其他董事们经营,自己一心一意地钻进了宝石的世界。
进行蓝宝石矿石物理处理时,须以零点零几来计量温度和压力,以秒来计量时间。同样的矿石,若是温度、压力、时间不同,出来的宝石毛料就有天壤之别,可能是价值上万乃至十几万美金的珍宝,也可能是只值几美元的普通饰物。而不同质量的矿石,又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法处理才能得到满意的产品。整整5年,姜延良抛撒数百万元家财,吃尽千辛万苦,记录了数不清的数据,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各种不同质地宝石矿石的处理技术,直至加工出早已绝迹的“矢车菊蓝”,产品质量超过泰国,在1988年的广州秋交会上一炮打响。
先进的技术带来了滚滚的财源。然而姜延良首先想到的是祖国!1988年8月,姜延良试制成功第一批高质量的蓝宝石,同年11月,他出资1400万元港币,在海口兴建“海南天然刚玉首饰有限公司”,开始进行蓝宝石的工业化生产。
继海南岛之后,江苏、山东等省又发现了宝石矿藏。姜延良认为,我们现在掌握了宝石加工技术,倘能全面开发,将可为国家创造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为了形成中国蓝、红宝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姜延良又与中国珠宝进出口公司联合成立了“天然刚玉开发中心”,免费为总公司下属的企业培训技术人才,以期扩大生产能力,占领国际市场,形成中国的刚玉生产销售系统。
目前,海南天然刚玉首饰有限公司生产的蓝宝石以及宝石饰物,正源源不断销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和收藏家欢迎。但姜延良犹未满足。他说:中国有这么丰富的高质量的宝石矿藏,有聪明能干的技师和工人,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中国的刚玉首饰,一定会在国际上争得应有的地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