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十年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启示——寿光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3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十年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启示
——寿光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透视
吴象
10年来,山东省寿光县在农村改革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促进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化,带动全县农业以至整个农村经济协调地向前发展。粮食生产持续10年稳定增长,1978年总产6.7亿斤,1989年达11.58亿斤,平均每年递增5.4%,10年来向国家贡献粮食年均超亿斤。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86年突破10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1989年更增长到19.5亿元。财政收入连续3年超亿元,1989年达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74元提高到1989年的820元。
寿光县经济10年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有些什么启示呢?
发挥当地优势,掌握适当比例
启示之一是,县委、县政府领导从本县实际出发,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选择蔬菜作为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从而迅速形成本县的拳头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发展为全县范围的经济优势。
寿光县濒临渤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北部沿海地区为盐碱滩,占总面积55.8%,资源丰富,但尚未开发。南部为传统农业区,有近100万亩耕地,土质肥沃,宜粮宜棉宜菜,但人口集中,人均只有1.5亩。在旧体制束缚下,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改革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剩余的劳动力不断增多,从事各种经营的专业户蓬勃兴起,农村商品经济逐步活跃起来,分散的经营方式和社会大市场的矛盾也随之显露。在这种情况下,寿光县重点发展什么?战略目标如何选择?
发展乡镇企业虽可带来巨大效益,但从全县看,工业基础太差,资金严重不足,技术力量缺乏,近期内难以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利用沿海滩涂发展养殖业和修池晒盐,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说是独特优势,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太差。如果马上将其作为全县发展重点,需要大量投资,地方财力负担不了。
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种设想后,确定以蔬菜为全县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主要考虑:
——寿光县有种植蔬菜的历史传统,较大面积栽培已达200多年。蔬菜属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同样的土地面积,种菜比种粮可以投入多几倍的活劳动,取得多几倍的收益。农民掌握自主权后,种菜面积不断扩大,如果领导积极支持、引导,就会迅速形成大规模的拳头产品。
——粮食和蔬菜都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但蔬菜不同于粮食,可以自由上市,价格随行就市。当时不少大中城市郊区转向发展二、三产业,郊区菜地逐步萎缩,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对蔬菜的需求却大幅度增长,“吃菜难”的呼声很高,蔬菜成了有市场、效益高的“短线产品”。这种形势展现了寿光县发展蔬菜产品的良好前景。
——蔬菜生产周期短。根据现有基础与条件,寿光县能够比较有效地引进和推广新技术,促进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
以蔬菜为突破口,不但能够迅速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普遍大幅度增长,更重要的是随着蔬菜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变为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干部和农民广泛受到商品经济的洗礼。在此期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了全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正确地处理了农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全县经济沿着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轨道前进。就农业内部关系说,几年来大体形成粮食与经济作物6∶4的种植结构(即粮田90万亩、经济作物60万亩),既迅速发挥了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优势,也保证了粮食的稳定增长。乡镇企业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与整个农业的发展相协调,并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结成利益统一体。近两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7亿元,工业产值的比重已超过农业。
1986年,蔬菜已有相当大的发展,全县财经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于是县委、县政府又有计划地把劳动力、资金引导到开发性生产上去,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滩涂养殖区、盐和盐化工区、林牧区、粮棉果间作区4个层次的开发建设。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蔬菜、水产、果品、畜牧四大商品基地,粮、菜、棉、果、盐、虾、牧、工全面发展。从长远看,盐和盐化工业是个新的有巨大发展前途的产业,寿光县也准备以此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把市场建设作为完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重点来抓
启示之二是,重视培育市场机制,把市场建设作为完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重点,把重生产轻流通变为抓流通促生产,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寿光县蔬菜生产迅猛发展之后,商品量急剧增大与流通不畅的矛盾日益突出,买难卖难交替出现。1983年蔬菜大丰收,由于原有的农贸市场只是剩余产品的原始交换,没有突破“就地消化”的局限,竟烂掉1亿多斤。蔬菜变成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后,必须有计划地建设蔬菜专业市场才能适应。从1984年起,寿光县采取官办、民办、官民联办等多种形式,筹资610万元,先后建立起5处蔬菜批发市场。最著名的是县城附近、公路交汇处的九巷寿光蔬菜批发市场,1989年交易量达2.5亿多公斤。市场建设促进了运销队伍的壮大。从1984年到1986年,全县建立了以乡、镇蔬菜运销公司、站为主体,有个体户参加的运销队伍,总数共3万多人。他们与全国187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市场建立了密切的信息往来和业务联系,从而使数以亿公斤计的蔬菜得以远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为了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为顾客提供代购、代收、代存、代运、过磅、装卸、食宿、市场咨询、合同仲裁等一系列服务。为了解决市场上暂时未出售的蔬菜贮存保鲜问题,全县又先后建起总计6000个吨位的12座恒温库、气调库。对外地客商适当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免收或少收管理费,优先保质保量提供货源,优先提供产、供、销信息,优先提供食宿。这些做法使一个产地型的市场逐步变成了较大范围的蔬菜集散地。
市场建立后,必须严格管理。市场内设立了工商管理所、治安联防队、交通安全管理小组,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并先后制订发布了多项市场管理规则,认真贯彻执行。经过一系列持续的努力,全县有多处市场被评为市级、省级文明市场。1988年10月,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全国文明市场。严格的管理使市场行为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为市场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招来更多的客户,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市场的勃兴也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目前,全县已建立了钢材、木材、建材、五金、废旧金属等生产资料市场以及资金、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市场。
关键在于深化商品观念和加强宏观调控
突破口的选择也好,市场的建设也好,都离不开领导。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能否适应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可以说是寿光县经验最重要的一个启示。
为什么选择蔬菜为发展寿光县商品经济的突破口?当时促使他们作出这个正确选择的,与其说是商品观念,勿宁说是群众观点。他们关心农民的利益,倾听农民的呼声,孜孜以求的是如何为正在变成商品生产者的农民排忧解难,脱贫致富。这是他们迈出正确的第一步的决定性因素。
1983年大量烂菜震动了全县上下,使县领导在认识上产生了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旧体制下形成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抓商品生产不抓商品流通不行,抓商品流通不抓市场建设不行。过去认为市场只是少量剩余产品交换的场所,现在体会到计划、资源、生产都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市场建设是完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他们还认识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计划指导,离不开宏观调控,需要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脱离国家计划的指导,就可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没有有效的市场调节,经济的发展就会缺乏活力。计划指导必须以尊重价值规律为前提,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必须接受计划指导的约束,而不能完全听任其自发地起作用。到底如何才算有机结合?这是篇大文章、新课题。从寿光县的经验看,在县一级,关键在于政府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时,要有计划地逐步加强宏观调控。所谓宏观调控,从县一级来说,一是通过制订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全县经济的发展方向、基本格局和重大比例关系,使商品经济的发展避免大的盲目性;二是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通过市场价格向生产者提供信息,调节流通,调节生产,并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更新品种,开发新产品;三是采用适当的形式,组织各部门搞好服务,协调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前两件事已经说过,后一件事寿光县也作出了大胆的突破性的尝试。
面对蓬勃发展的商品生产活动,旧体制的惯性制约到处可见,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推诿等待、互相扯皮、不讲效率的现象极其严重。寿光县针对这一情况,建立和健全若干专业领导小组,逐渐摸索出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现已陆续建起粮食、蔬菜、畜牧、养虾、原盐和盐化工、果品、外经外贸、乡镇企业、交通能源等10个小组,分别由县的负责人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各围绕一个产业或一个方面的工作,专抓专管,并授予五项权力:计划指挥权,奖惩权,物资分配权,用人权,组织会议权。专业小组看起来似乎是虚的,不列编制,不算正式机关,不打乱各系统各部门的正常工作,实际上却推进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权力集中、功能较多、效率较高的机构,成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做法利弊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研究。但从当前看,明显的好处是,由县级负责人出任组长,他们对全县的全面情况和发展战略了解较多,便于经常进行计划指导;它把各系统、各部门组织起来,围绕某个产业的产供销全过程,提供系列化的指导和服务,易于形成合力,克服和防止各自的片面性,逐步做到以经济手段为主,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各专业小组分别以不同的专业市场为依托开展工作,有利于市场建设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并有利于充分发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经常进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便于积累经验,培养管理经济的人才。
当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是全国性的统一市场,整个来说它现在发展程度还很差,制约因素很多,许多事情都不是一个县的范围所能解决的。寿光县的做法也只能说初见成效,其经验也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是可以肯定,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划单位,在行政上、经济上都有它突出的特点。它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社会功能。从全国看,它是一级重要的基层单位;从本县看,它又是决定当地全局的领导机构,在相同的“大环境”中可以创造一定的“小气候”。因此,县一级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商品经济,绝不是只能上传下达,无所作为,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