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落实倾斜政策 发展国际航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3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落实倾斜政策 发展国际航空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 徐柏龄
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国际航空运输有了可喜的进步。在1979年以前,只有民航北京管理局一家飞国际航线,现在,东方航空公司、民航广州管理局、沈阳管理局、新疆航空公司等也先后开辟和经营一些国际航线。我国国际航线通往五大洲25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航线里程达15万多公里。近10多年来,我国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就其速度来说,是相当高的。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的国际航空运输发展也存在着基础薄弱、制约因素较多等问题。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应充分考虑国际航空运输的特点,在多方面予以扶持。
一、调整投资比例,把倾斜政策落在实处。多年来,我国对民航的投资比例一直很低,“六五”期间,国家对交通运输部门的投资中,民航仅占2%。现在国家预算内的拨款,还没有民航上交的能源交通发展基金多。目前国家财政有困难,可以采取将民航每年上交的能源交通建设资金返还给企业的方式,促进民航的发展。
二、对自筹资金购买或租赁的飞机,实行税前还贷或者免税运营一定年限的政策。一架新飞机到后,往往在开始阶段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甚至出现亏损,而在此期间,企业不仅要照常支付租金或贷款利息,而且要照章纳税,企业是很难承受的。1982年我国引进第一架波音747飞机时,国家曾允许该架飞机免税运营5年,以减轻企业压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这一政策应该继续实行下去。
三、控制或降低利润率,提高折旧率,使企业增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能力。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同现今世界20家航空公司相比,20家航空公司的折旧率平均为7.3%,其中最高达25%以上,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折旧率只有6.6%。实行低折旧率政策,资金周转速度慢,技术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不仅影响服务质量也危及飞行安全。
四、实行优惠的燃油供应政策。影响航空运输成本的因素很多,但燃油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国家仍按80年代初的用油标准给我们平价调拨燃油,其余不足部分一律按议价供应。现在企业使用的高价油已占国际航空运输用油的50%。按现实行政策,国际航空运输越发展,用“高价油”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运输成本也越大,从而使我们在国际上竞争的能力随之降低。
五、继续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航空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是自负盈亏,自己承担风险的企业。为了使企业按着国际航空运输的特点进行经营和管理,在机队建设、机型选择、市场开发销售的决策、市场销售价格的确定、航线的选择和开辟等方面,应当允许航空公司有自主的权力,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由上面决定的做法。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充分考虑经营国际航线的行业特点,为其业务人员及时办理出国手续等,避免坐失经营良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