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期待着民族航空工业的腾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3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期待着民族航空工业的腾飞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 袁桃园
我自参加飞行来,就期待着飞自己国家生产的飞机,非常高兴的是如今愿望实现了。但从我们担负的航空运输任务来看,我国航空工业还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何加快民族航空工业的发展?我粗略地谈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售后服务要加强。就目前生产的运七飞机而言,一些主要的技术资料不能完整地提供给用户,机载的一些设备的配件跟不上,且使用寿命短。联系翻修的厂家困难,费用高,时间长,这与国外飞机厂售后服务,产品支援差距很大。
2、设计制造飞机要符合国情。就MD—82飞机来讲,无论从安全系数上看,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看,都是不错的机型。但是该机型单轮负荷量大,对跑道道面的要求比较高。近几年不少机场因跑道破损等原因,已经明确提出,不准该机起降。修建机场费用高,难以全面铺开,因此今后飞机设计制造要充分考虑整个国家的财力和机场设施等条件。
3、要给一些优惠政策。我们国家对发展航空工业是十分重视的。以运七飞机为例,民航在购买时,国家给补贴,而且还提供平价油料,但航空公司经营还是严重亏损。这也是航空公司把注意力放在国外飞机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是否可以考虑购买国产飞机,在经营政策上,如运价、税收方面给一些更多的优惠,力争收支平衡。
4、正视现实,合理调整经营策略。就航空工业而言,我们应该看到,也应该承认,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航空工业的发展又涉及我国整个工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我觉得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航空工业应以制造中、小型飞机为主,以翻修大型飞机为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