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日欧贸易面临新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日欧贸易面临新课题
胡泳
4月初,第四次日美经济结构问题协商就中期报告达成协议,日本保证对外国商品和投资开放其市场。然而,欧共体国家却对此投来警惕的目光。主管对外关系和贸易政策的欧共体执委会委员安德里森说:“我们不能阻止日本与美国签署协定,但是这个协定不应当是歧视性的。不管它包含的让步如何,共同体应得到同样的待遇。”
欧共体的反应表明,它认为日本也应该关注日欧贸易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欧共体在双边经济关系上对日本的不满由来已久。70年代后期,欧洲商界就开始抱怨日本对欧洲搞商品倾销,但直到最近,共同体国家才意识到日本“入侵”的严重程度。
日本对欧洲咄咄逼人的姿态引起了欧共体国家的严重不安。去年12月法国《新经济学家》刊登一篇封面文章,题为《东洋杀手:日本人怎样耐心而无情地包抄扼杀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对于日本的迅猛攻势,西欧同美国一样,普遍感到疑虑和恐慌。一些强硬派甚至宣称美国早已“投降”于日本的经济势力,认为欧洲绝不能重蹈覆辙。70年代末期,美国迫使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签订了“自愿限制出口”的协定,此后日本价廉物美的汽车开始充斥欧洲市场。到1980年,日本不得不对欧洲的汽车出口作出同样的“自愿限制”。最近几年,又对一部分日本产品,从机床、滚珠轴承到计算机集成电路征收惩罚性关税。
欧共体国家担心,1992年大市场建成后,西欧将实现没有边界限制,没有贸易壁垒的商品和资金的自由流通,而在此之前,日本企业已经在一些重要部门如保险、汽车制造业上站稳了脚跟。果真如此,日本将成为大市场的“掠夺者”,可能会在国内生产复杂的零件,然后在欧洲组装、销售。面对这种前景,欧洲委员会要求,任何日本厂家在欧洲制造和销售的产品,都必须包含一定的“当地成分”。日本企业接受了这个要求。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认为,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四国都对日本汽车的销售量作了单方面的限制,并且主张1992年后仍然保持汽车限额。而西德、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则认为应取消限额。在汽车限额问题上的这种分歧,只是共同体对日本步调不一致的一种表现。由于缺乏一项共同贸易政策,12国无法对日本采取共同立场,因而也削弱了自己在日欧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日本对欧洲采取了新策略。它吸取了在美国过于冒进的教训,保持低姿态,避免在欧洲引起抗日情绪。它们竭力表明自己是“欧洲公司的好伙伴”。同时,日本对欧共体的指责也开展了反攻,指出日本的贸易顺差在去年已有所减少,并表示愿意在一些行业范围内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对日本的两手策略,欧共体也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努力协调12国的立场,制定共同的贸易战略,在压日本就范的同时,促进和支持最具有竞争力的出口部门,加强科研和发展方面的工作以增加在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欧共体也认识到,完全遏制日本的进攻浪潮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愿意同日本在一些领域进行有效的合作。对美日刚刚达成的贸易协议,欧共体可说是喜忧参半。它给日欧贸易带来了新的课题。可以预料,西欧将密切注视协议的贯彻执行,以根据新产生的情况“出牌”。在日欧贸易问题上,日本将受到进一步的压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