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科技丰富了沈阳人的餐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科技丰富了沈阳人的餐桌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姜敏
沈阳人的餐桌如今不再是那么单调乏味了。
“嘿,现在谁家还老吃白菜萝卜的,这一冬我也是细菜不断,什么青椒、西红柿、韭菜、黄瓜啥的,哪天不吃点?!”
说这话的是沈阳市宁山路小学教师王素娥。从她这个中等收入的三口之家开始,我们可以看看整个沈阳人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四季总有绿
过去,沈阳人在长达6个月的冬季里,上顿下顿吃的大都是“老三样”:白菜、土豆、大萝卜。如今,即使在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黄瓜、西红柿、青椒、菠菜、芹菜、茄子、韭菜等也是人们的家常便菜。
餐桌上的“绿色革命”来自席卷农村的“白色浪潮”。
1980年,沈阳市政府便开始大面积推广塑料保护地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解决市民冬季“吃菜难”。如今,在沈阳郊区,到处可以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塑料温室、塑料大棚,宛如白色的海洋。
4月初的一天,记者走进北陵乡下坎子村一座塑料温室。里面绿盈盈的黄瓜秧已有一米多高。每株秧上都挂着四五个黄瓜。
“你们的黄瓜下来得真早啊!”
主人高国新说:“不算早啦,早的2月份就上市了。过去我们种黄瓜都是6月中旬才开园,谁能想到现在3月末就已经大量上市了。”
高国新的这幢温室是50多米长的标准化温室,选种、播种、施肥、管理都采用新技术。像这样的塑料保护地生产蔬菜技术,在沈阳农村已比较普及。保护地面积去年已发展到4.7万亩,占全市菜田总面积的1/4多,冬季大量生产蔬菜已成为现实。
“东北虎”不再“下山”了
过去,沈阳市吃肉难、吃蛋难、吃鱼难,因此沈阳人一出差去外地,就大包小箱地往回买猪肉、鸡蛋、粉条等。久而久之,沈阳人到外地抢购副食品被讥为“东北虎下山”。
然而,科技兴农化解了诸多难题,今日“东北虎”已无需再“下山”了。
过去,沈阳的鲜蛋占有量平均每人每年不到一公斤,1989年已达14.59公斤。
80年代,沈阳市的养鸡业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告别了几千年一把米、一把菜散放养鸡的历史,普遍推行了笼养新技术,采用全价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全市养千只鸡以上的农户就有867户,万只以上的26户,9年间鸡蛋产量增长了15倍,达到8万多吨。
近几年,沈阳的养鱼业在推广了高密度精养新技术后,淡水鱼产量的增长也是惊人的。1980年全市淡水鱼产量只有1554吨,1989年达到1.4万吨,增长8倍多,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开始大量外销。
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使沈阳的养猪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养猪户程思本,是沈阳市3300个养猪大户中的一户。
他家的十几间猪舍都是红砖墙、水泥地,冬天还要罩上塑料大棚,由敞圈饲养变为暖圈饲养。他家里已没有过去农村常用的熬猪食的大锅,饲养方法也由过去喂熟稀食改为喂生的配合饲料加清水,而猪的育肥期却缩短了。
科学养猪法的推广,使沈阳市去年猪肉产量达到7.2万吨,自给率由30%提高到60%以上。
沈阳市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1亩,用这有限的资源来丰富餐桌只有靠科技提高投入产出率。
近几年沈阳实施了万亩保护地蔬菜高产栽培、万亩池塘高密度精养鲤鱼、30万头猪规范化饲养、200万只鸡规范化饲养等10个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建设了10个科技示范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市农村输送新的配套技术,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了,沈阳市在全国13个计划单列城市中第一个实现了粮、菜、蛋、奶、鱼基本自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