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从“海外风情”说到东方歌舞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4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从“海外风情”说到东方歌舞团
方楚
东方歌舞团创作排演的一台大型歌舞《海外风情》,在京连演八场,场场爆满,引起观众的欣喜和轰动。演出虽已时过数月,但仍不时牵动我的思绪,使我总在探究其原因所在。
这台晚会既没有耗资数十万的大舞剧中那类奢华的场面;也没有观众心目中正走红的明星登场;除了个别青年新秀外,绝大部分是团里的一般舞蹈员、演奏员,或刚招来几个月的“无名小辈”。然而,观众席里皆在交头接耳中露出满意的神情。
我想,晚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忠实于本团既定的方针任务、风格特点,并有新的发展;抓住并适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凝聚了全团的优势力量,在相互衬托中焕发出各类人才的光采。“东方”一向以异国风采的歌舞、人才济济的兴旺、舞台组织的严谨、艺术形式的新颖活泼、晚会主持人的亲切潇洒,而赢得国内外观众的倾心。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对“东方”的办团方针在团内外均出现尖锐的分歧,一时间团内外众说纷纭,使不少“东方”人亦感失落。然而,这台《海外风情》不仅实现了传统宗旨的回归,又使“东方”的凝聚力、艺术魅力明显回升。
在这台晚会里,最富于创造并取得突破性成功的片断应当首推《祝福》。一般来说,印度、印尼、泰国、斯里兰卡的舞蹈都有节奏舒缓、冗长、造型优美、舞姿手势含蓄的特征。编导者巧妙地把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舞蹈利用平台而高低错落地复合在一个约13分钟的时空画面里,用灯光实现特写,靠动静对比轮番突出,传统的地域性极强的音调,经过用电子合成器模拟演奏后,四个国家的音乐舞蹈交响地构成一种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特异效果。
晚会出色的总体设计显然紧紧抓住了艺术佳作必具的品格:新颖性、文化价值、个性魅力,从而显示出多才多艺的群体光彩。从节目单上,我们看到一大串“东方”创业者在舞台下辛勤编导的身影。但他们已经不再是亚、非、拉歌舞单纯的移植再现者,而是将30多年积累、融汇的素材和知识加以探索编排,表现了当今中国艺术家的眼光和角度。这恐怕就是“东方”能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