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从糠皮中找到珍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5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从糠皮中找到珍宝
刘新权
他小的时候,爱幻想。比如,看到舂米房里大堆大堆金黄色的稻糠,他就想,如果把它变成像大米一样有用的东西,那农民要得到多少好处。等到长大了,他自己也感到好笑,稻糠用于喂猪,喂鸡鸭,作下脚料,命运历来如此,怎么可能改变呢?后来,他参军了,成了一名飞行学员,那个被他称为“童年诗意”的想法,也就淡忘了,离他远去了。只有乡下那些曾经和他光着屁股在河沟里捞过鱼虾的伙伴来看望他,偶尔提到小时候的趣事时,才又像浮云一样偶尔从心头掠过,并没有去多想。
纯粹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使他回过头来重新思考稻糠的命运。那是他从事飞行学习第三年后,因胸部生了个疮,医生的一纸结论宣判了他航空事业的结束。他痛苦地接受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一天傍晚,他到离学校不远的田野散步。已是夏末秋初,收割季节,金黄色的稻穗,被微风吹动,有节奏地起伏。他在田埂上走着,随手嘎拽了一把稻谷,用劲搓开,把米粒一颗颗地送到嘴里,嚼着。嚼完米粒,他长久地端详手心上的稻糠,突然,他的脑海内又冒出童年时的那个怪想:稻糠中一定存在一种人们还不认识的物质。自强不息的性格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航程,飞向稻糠这个神秘的天空。
之后不久,他回到洞庭湖畔的家乡,也是水稻之乡休假。利用假期作民间调查,想在种田人的帮助下找到那种奇妙的物质。一位老人告诉他:有一年,沅江上游一个村子流行癞子病,不少人头发掉了,长疮流脓,没有办法治。一天黄昏,村里来了一位面生的长者,在村里转了一圈之后,走进了一户人家,很快,这家的烟囱冒起青烟。第二天,这家的人就往全村各家送一种黄药水,嘱咐大家搽到患处。搽了一段时间,头上的癞疮就消失了。有人讲,这种黄药水是用稻糠熬成的。还有人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家门前摆着一口大缸。有次碾米,糠没地方放,就临时装在缸里,想第二天再倒到屋里去。不料,当天晚上下了大雨,稻糠被雨水浸泡,几天后,水变成了橙黄色,真是好看……乡亲们提供的材料使他激动不已,他认为,材料虽然不一定准确可靠,但却证明了闯进稻糠这块天空绝不是幻想,接近所要寻找的物质完全可能。
然而,他仅仅前进了一小步,就陷入了困境。就像一架没有动力的飞机,虽然形式上很像回事,却始终不能离开大地。他知道他也缺少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生物化学理论。机会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到来。正在这时,组织上确定他去负责生产经营工作,他就利用经常外出联系业务的条件,到科研单位拜师求教。一天,他到离部队不远的某市办事,路过一个小院,门口挂着的牌子说明,这小院是搞生物化学研究的,是他寻找理论知识的地方。他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给他开了一张书单,建议他细读《生物化学》、《生物概论》、《生物学》、《粮食的深度加工》等书刊资料,到时,思维自然会豁然开朗,飞机也就有驱动力了。
整整两年,主要是业余时间,他都在如饥似渴地啃那些书本。他的办公室是间小平房,夏天很热,读书时,他预备一条湿毛巾、一盆凉水,毛巾缠在头上,脚泡在凉水里,有时一晚上要清换几次。他说,凉水能刺激神经,保持精力。小屋没安暖气,冬天奇冷,他就手握热水壶,脚穿毛皮鞋,这也能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条件艰苦毕竟还是好克服的,最困难的是掌握那些复杂深奥的原理和公式。有一次,他用这样一段话描述了艰难的学习历程,他说:生物化学理论是一座莽莽丛林,其间,有布满荆棘的小道要走,有陡峭险峻的崖壁要攀,有大大小小的沟壑要过,有结构复杂的迷宫要闯,诚然,生物化学理论可以指点迷津,但它决不会具体告诉你,所要寻找的物质在哪棵树上,或隐埋在哪块石下,你得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悟性,去反复摸索。
首次实验是1986年10月5日开始的。经过数百个不眠的日日夜夜,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有志者事竟成。到1987年7月29日,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从稻糠中萃取的这种价格昂贵的黄色液体,叫植酸,学名肌醇六磷酸脂,是一种新型的化工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学、轻纺等工业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用途。过去,我国使用的植酸,全靠国外进口。他的成功,填补了我国科研的一项空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这项科研成果,1988年获全国轻工业新技术成果金龙腾飞奖;1989年又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从此,稻糠一改下脚料命运,身价百倍。
改变稻糠命运的人,是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现任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杜志政。         
      (作者单位:空军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