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黑色明珠”更璀璨——记建设中的大同矿区扩建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6
第1版(要闻)
专栏:重点工程巡礼

  “黑色明珠”更璀璨
——记建设中的大同矿区扩建工程
马世华
具有70多年开采历史的山西大同矿务局,素有“黑色明珠”之称。1989年,这个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原煤产量突破3400万吨,比1979年净增1000万吨;
全员工效达到2吨,为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数的2倍;
工业总产值、商业现价产值、工业净产值、销售收入、销售税金、资金利税率、销售税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同行业之首;
劳动生产率、人均净产值、人均利税、劳动分配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煤炭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全局百万吨死亡率,1985年为3.046人,1988年下降到1.418人,1989年又降到0.517人。
人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深感大同矿区扩建工程对大同矿务局腾飞所产生的巨大推进作用。
眼光向着未来
黑色的煤炭,以它所焕发的光和热,推动着经济生活的运转。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0%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基础工业的煤炭,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煤炭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的大同矿务局,虽然储量丰富,煤质优良,解放40年,已为国家生产煤炭6亿多吨,但也存在着自身建设滞后的问题。由于多数老矿经过重复改造和强化开采,矿井储量减少,服务年限缩短。本世纪末到2040年,将有9对矿井先后报废,累计减产1850万吨。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国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扩建大同矿区的决策。
这项工程的投资规模、新增生产能力在国家计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技术水平也是一流的。一期工程从1980年到1995年,15年新增生产能力1860万吨,占全国煤炭系统重点工程新增能力的1/8;全部概算投资70多亿元,一期工程投资26.7亿元,是全国17项同类工程投资最多的一个;一期工程新建的两对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均达到100%,5对扩建矿井的采掘机械化也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现代化矿井标准,井下的安全监察和控制系统全部由微机管理,地面还安装我国唯一的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定量装车系统和4套一万吨单元重载电气化列车。二期工程从1991年到2010年,20年新增生产能力2500万吨。
这项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单从社会效益来讲,若以每亿元产值需消耗10万吨标准煤来计算,以4500万吨大同煤为动力,就能实现产值450亿元。
  决策的科学性也贯穿于大同矿区扩建工程的建设之中。
1980年,燕子山矿由外施工单位承建,由于工程进度迟缓,工程质量不高,受到国家主管部门批评。大同矿务局果断决定,调整施工队伍,组建由井建、土建、机电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燕子山工程处,变分散指挥为统一指挥;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进行现场领导;采取“整体规划、分区施工、分区投产、最后集中”的战略措施,地面多开口、井下多上头,力求早投产,早出煤。
燕子山矿洗煤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矿井洗煤厂。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程比矿井建设整整晚了5个年头。为了使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同步使用,他们采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使它在矿井投产一年后也投了产。在全国特大型矿井配套工程中,它的建设时间最短。
在建设中,他们坚持改革旧施工管理体制,“包”字当头,实行基建总承包和百元工资产值含量包干,明确了责任,更充分地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老沟排矸立井工程,则采用在全国跨行业、跨地区公开招标的办法建设。结果,不仅缩短了3个月工期,而且每米造价降低了2000元。一期工程的前10年,大同矿务局已完成国家投资15.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520万吨。其中包括新建了两个特大型矿井;扩建了4个老矿;共开凿8个竖井、35个斜井,总深度达2.2万多米;共开拓大断面岩石巷道16.8万多米。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还有包括大秦铁路起点工程在内的15项重要配套工程。这些工程都将在1995年内完成。
近10年的建设,不仅使大同矿务局成为国内最大的煤炭基地,而且进入了世界大型煤炭企业行列。
大工程的“小家子气”
大同矿区扩建工程是一项公认的大工程。但是,大工程的建设者们却处处透着一种“小家子气”,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据计划部门的资料,已投产的10多项主要工程和配套工程,都没有突破国家预算投资。
不仅如此,在国家财政困难,一时难以安排投资的年份,他们挖掘内部潜力,利用63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进行重点工程建设。
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他们严把设计关、预算关、决算关。
1982年,四台沟矿初步设计出台后,他们在原煤炭部支持下,邀请日本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和设计部门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咨询和修改,将原设计的19个采煤工作面减为10个,43个掘进头减为24个,巷道掘进量减少1.8万米,生产能力增加50万吨。他们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估,不仅修改了井型、开拓部署,而且使所有的采煤设备国产化。经过两次修改设计,预算资金由原来的8.3亿元,降到现在的6.7亿元。
设备安装需要大量钢垫,每个钢垫的成本是2元。四台沟工程处电焊工、共产党员陈万先,每天上班早来一小时,下班晚回一小时,大多数的节假日和星期天也不休息,用废料堆里的下脚料做钢垫。有人统计,他10年献出义务工日上千个,加工钢垫8万多个,为国家节约了16万多元。
国家为了让建设者有个较好的休息环境,决定为他们盖一批简易住房。可是,大家觉得工程一完就得拆,太可惜了,仍执意住简易工棚,有的直到现在还住在菜窖改成的宿舍或土崖边的窑洞里。有的同志已住了整整10年。
处处争创一流
建设者深深懂得这项工程是关系到几代人受益的大事,因此,在施工中力争创一流。
1984年到1986年,燕子山工程处连续3年创造大断面岩巷进尺1万米的纪录,在全国名列前茅。
毗邻的四台沟工程处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也于1987年到1989年连续3年进尺破万米,先后夺得全国煤炭系统基本建设等级竞赛第二名和第一名。
燕子山工程处再度赶超,在扫尾工程中又破万米,8个挺进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队标准,全处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等级处甲等第一名和山西省重点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在激烈的竞争中,四台沟工程处党委书记朱跃荣、处长付充斌带领机关科室人员,扛着铺盖卷儿住到了井口值班室和工人集体宿舍里。一天三班,他们轮着跟工人一道下井劳动。主斜井又陡又滑,有2000多个台阶,健康人爬一趟都累得气喘半天。可是,在跟班劳动中,小腿骨折的10队党支部书记和脚部严重受伤的11队队长,天天架着双拐,在斜井爬一两个来回。
燕子山矿1035大巷皮带飞转,乌金滚滚。有谁知道,这条被人们誉为“主动脉”的关键工程,曾经历过90多个惊心动魄的日夜。担负施工任务的井3区6队的82名职工,在没膝深的泥水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有时一连两三个班就吃在井下,干在井下。送饭工肖元明背着几十斤重的开水和干粮往井下跑,最多时一天送5次饭,来回一次就是20公里。有几次,他实在太累了,竟在出井的台阶上走着路打起了呼噜。他们提前两个月完成了任务,平均每个人掉了十斤肉。几个负责运输的年轻人肩膀和脊梁磨掉了几层皮。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同样洒下了心血和汗水。苦水湾到纸房头,再到燕子山,是一条全长5708米、横贯燕子山煤田的水平大巷,高级工程师李桂林和他的测量伙伴们,创造了贯通精度只有几毫米的先进纪录。
四台沟主斜井按设计需从二台村下穿过。如果全村近千人搬家,不仅要影响工期,还要花70多万元的搬迁费。矿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李继权和局副总工程师刘绍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体攻关,改革了施工技术,使主斜井顺利从村下穿过。农村住房和工程质量没有受到影响,创出了在建筑物下施工的新路子。
争创一流的精神,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国家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成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真总结燕子山矿建设经验,对大同矿区和全国特大型矿井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大同煤田,这颗“黑色明珠”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变得更加璀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