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关心创作队伍 奖励优秀剧作 山东省戏曲事业繁荣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7
第3版(综合)
专栏:

  关心创作队伍 奖励优秀剧作
山东省戏曲事业繁荣发展
新华社济南5月7日电(记者刘关权)山东省创作和演出戏曲现代戏成绩显著。近十多年中,全省共创作现代戏曲剧本700多个。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200多个,《红柳绿柳》、《张王李赵》、《陈毅打场》等作品曾在全国获奖。为数不少的一批剧目演出在百场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山东省在繁荣现代戏创作和演出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目前,省文化厅联系的重点戏剧作者就有100多人,各地市也有一批重点作者,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作队伍。省财政每年拨专款20万元用于组织创作活动,补助新剧目排练,奖励优秀剧作。
全省每两年举办一次剧本讨论会和创作剧目汇演,已举办的七届汇演累计演出创作剧目199个,有125个剧本获奖,其中戏曲现代戏90多个。
山东定期评选“戏剧月”剧本奖、全省优秀剧本奖、全省文艺最高奖——泰山奖,还设立了现代剧目演出百场奖,向在一年内连续演出超过百场的剧团颁发5000至1万元的奖金,至今已有9个现代剧目获得奖励,其中戏曲现代戏有6个。
繁荣文艺舞台,要靠观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好剧目,而有好剧目,就要有一批能坚持正确方向、深入生活的作者群。为此,山东省重视从政治上关心作者,既为他们安排生活基地,又注意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几年来,已确定了72个作者深入生活点,并向作者提供创作补助。
措施得力产生了良好效果。近几年,尽管遇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干扰和“经商风”的冲击,但山东的戏剧创作队伍没有发生“水土流失”。相反,不少诗人、小说作者,乃至高级经济师、农村万元户,都热情投身到戏剧创作行列中来,促进了戏曲事业的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