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重视水土保持经济学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2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重视水土保持经济学的研究
  陈怀智
水土保持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经济繁荣。水土不存,生态何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土壤流失,人将何以依存?所以,水土保持是与经济社会研究紧密相联的,前者属自然科学,后者属社会科学,两者相互渗透、互相制约,成为一门交叉科学,即水土保持经济学。它涉及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经济、技术、信息等广阔领域。如何在水土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中,遵循生态科学与经济科学的客观规律,寻求生态平衡的优化与可行目标,是水土保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水土保持是一个地域辽阔、目标多样、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的大系统。在方法论上,要靠完整的信息系统和新的技术手段;要强调水土保持系统的整体观点、功能观点和发展观点;建立起保护水土资源的技术经济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作为研究的基础;进行技术评审和预测分析,作为宏观协调和微观研究应用之目标。
为建立宏观水土保持与经济信息流体系,保证信息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资源、环境、生产、经济之间的实际进程,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典型调查、典型示范,搞以点代面去代替艰辛的科学研究。比如说,建国40年来,我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近1/3。这个数据只有定量而无定性分析,只有自然情况而无经济分析。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建设,许多地方继续开垦陡坡,滥伐森林,加上开矿修路等,又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地区。静态的统计,往往数据失真。失真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坏,因为它往往影响科学的决策。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研究和制订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为此,除了研究黄河自然水沙变化趋势对下游河道、河库的影响外,还要研究由于人们加快对黄河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而影响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的规律;用生态经济的观点,研究不同类型山丘地区水土保持区域及小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保护水土资源的技术标准,以及加强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的宏观动态监测等。
当前,水土保持经济学的研究,应当在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害兴利的方针下,重点收集、储存、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信息系统,加强保护、预防性的保证体系,以及健全潜在的破坏性制动体系,为国土开发整治及时地进行超前信息系统服务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研究,提高我国保护水土资源的科技水平,为保护生态、繁荣经济作出新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