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给大地装上“人造血管”——来自黄淮海平原管灌技术试验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给大地装上“人造血管”
——来自黄淮海平原管灌技术试验区的报告
本报记者 蒋建科
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降雨量逐年下降,个别地方甚至降到300毫米以下。各地缺水的信息不断传来,河水断流,土地干裂。田间渠边的杂草也都枯萎了,绵羊不得不把嘴伸进黄土里寻草根吃。缺水,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
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农业区,有200万眼机井,井灌面积达1.6亿亩,对全区粮食增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井水在土渠里慢腾腾地向前涌,大量渠水随之迅速蒸发到空中,同时,另一部分却悄悄地渗漏到了地下。黄淮海平原每年用水500亿立方米,其中有300亿立方米蒸发和渗漏了!这惊人的浪费引起人们的注意。
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输水方式。1986年,水利部科教司承担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中“灌排技术研究”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水利科学院水利所、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有关部门的200余名科技人员,开展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研究,并建成5个万亩示范区。他们要给大地装上一种“人造血管”,用埋在地下的管道替代地上明渠,迅速、低耗、高效地把井水输送给大田里的作物。
明渠改成暗管节水省地增产
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北辛村有1300亩旱地过去无法浇水,只能种些地瓜、谷子等耐旱的杂粮,亩产还不足100公斤。在各级科研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去年这里打成了8眼机井,利用当地的粉煤灰和砂石制成1米见长的管道,连接起来埋在地下,用来输水,使这块无水区变为有水区,今年全部种上了小麦,预计增产小麦17.5万公斤,当年就能收回建井和制管的10多万元投资。
山东省汶上县是首先采用管灌技术的,并为全省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选用当地原料制做管材提供了成套技术和设备,这些设备又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人造血管”,用来装备齐鲁大地。在汶上县的影响下,济宁市也发展了44万亩管灌面积。当地农民风趣地说:“过去开泵后回家睡一觉来浇地都不迟。现在一开泵,水就到了地头,得骑自行车往地里赶。”地上明渠改为地下暗管,节省土地1.5—2%,节水40%,节电33%,增产18%,既省工又省心。这种价格低廉的管材既抗压又抗渗,少说也能用20年。会算帐的农民都纷纷找科技人员,要给自己的承包地装上这种“血管”。
天津市武清县的万亩试验区下埋的全是最新研制的薄壁PVC塑料管。这种塑料管管壁厚度较现行国家标准减薄50%,造价降低近半,各种性能却不受影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安装方便,工程进展快,使用寿命50年。天津市水科所和水科院水科所在这里首次把计算机应用于管灌管理,给225亩蔬菜田建立了一个微机监测系统,为农村今后的长远发展储备先进技术。
利用汛期降雨回补地下水源
几年来,不少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机泵几经更新换代,也不能满足提水的要求,许多机井面临报废的危险,回补地下水成为当务之急。北京大兴县万亩试验区开展了利用汛期降雨回补地下水、涵养水源试验。过去这里是“春天盼水水不到,夏天怕水水偏来”,汛期降雨只好白白流走。现在,试验区利用田面和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拦蓄降雨入渗,同时在主要排水沟网、村边坑塘修建小型拦水建筑物,回补地下水。经北京市水科所薛松等在半壁店、礼贤等4个乡多年观测研究证明,就目前用水管理水平,年降雨量达600毫米上下时,地下水位可保持平衡。这为华北平原回补地下水提出了一个理论指标。
地处京、津、保腹地的雄县是个典型的缺水县,然而,他们却无愧于全国水利先进县的光荣称号,县水利局老局长赵鸣凤更是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水利系统特等劳动模范。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县以完整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为依托,大胆引洪回灌。1988、1989两年共引洪1.28亿立方米,通过回补,使全县地下水位平均回升4.94米,基本实现了采补平衡。曾一度被称为雄县大粮仓的“东大洼”,后来由于地上水枯竭,地下水匮乏,近10万亩良田变得一片荒芜,附近程岗村是有名的穷村,群众连口粮都成问题,党支部书记愁得蹲在地上直哭。去年,水科院在这个村建立了节水增产试验区,地下管道通到田地的各个角落。水来了,程岗人的口粮解决了,去年第一次向国家交售征购粮20万公斤。
管灌技术的崛起,给北方灌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几千年来农民既怕水又爱水的矛盾心理,使他们树立了节水观念,加上新技术易于掌握,因而在北方16省市迅速发展。目前推广面积达到3003万亩,地下管道总长能绕地球3圈,年节水40.5亿立方米,年增效益7.5亿元,先后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和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