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要传统,也要现代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9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要传统,也要现代文明
本报记者 柯月霖 朱梦魁
记者在阿布扎比市下榻的梅里迪旅馆是五星级高级旅馆。进门右侧的休息大厅的一角特意设置了一座黑色帐篷,里面陈放着形状、颜色各异的座垫、古色古香的小方桌,摆着一大盘琥珀色的阿拉伯椰枣,篷壁挂着形形色色的编织图案。帐篷前方的一个炭炉上搁一个大铜壶,正在呼呼地冒出带着咖啡芳香的热气。炭炉前还放着三个色彩缤纷的也用炭火点燃的长形烟管。主人热情邀请我们进入帐篷,以咖啡、椰枣款待,并不无歉意地表示,由于在城市,只能用牛奶代替驼奶。这番接待,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沙漠里贝都因部落的帐篷。
对于帐篷,阿联酋人民似乎情有独钟。我们参观过一个占地七十二公顷的高尔夫球场,其办公楼和管理机构的建筑均呈帐篷形,共有七座,代表着七个酋长国。我们进食的餐厅其实是个方方正正的房间,却被布置成帐篷状,放置食品的长桌也被设计成一条渔船,船首用黑檀木雕刻出一个神采奕奕的大鹰。在石油发现以前,阿联酋基本上存在着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游牧民,另一部分是渔民。因此,帐篷和渔船一直被看作社会生活的标志。据阿联酋朋友介绍,扎耶德总统每年夏季都要进入沙漠,住进帐篷,以重温部落人民的昔日生活。阿联酋朋友还说,去年国庆检阅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辆大彩车,车上载着一个大帐篷和骆驼,上面写着:青年人不要忘记过去。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帐篷经常作为古老传统的象征出现,其中自有教育后代不要忘本的寓意。
当然,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的一切。在阿联酋,我们也看到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我们乘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只见公路两侧林立的各类商业广告牌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阿联酋现代化的外向型经济的勃勃生机。举目远望,沙漠中几个单峰骆驼在缓步而行,后面紧跟着一辆红色轿车,坐在车中的是拿着鞭子的放牧者。一年一度的骆驼赛跑是阿联酋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深受群众喜爱。以前,骑手只是手持竹鞭,现在则在胸前佩带袖珍式步话机,随时听取各自教练的指挥,使得古老的体育竞赛带有现代化的色彩。在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等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式各异,因市政府对建房不容许重样,鼓励出奇制胜,但每条街道都有清真寺,高耸的宣礼塔、圆顶的礼拜大厅向来访者昭示:这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在开斋节那天,我们观看了民族音乐和拐棍舞、甩头发等民族舞蹈的演出,同时发现摇滚乐和流行歌曲在这里也占有一席地位。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为了促进全国绿化计划的实现,吸收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阿联酋政府不惜重金聘请美、法、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伊朗等国专家来沙漠营树造林,开辟绿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已结出丰硕成果。我们经过的从迪拜到艾因的高速公路上,昔日黄沙漫漫,如今已绿树成行,几条林带同时伸向远方。过去遭受沙漠包围的艾因地区,现在已成为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在教育领域,阿联酋政府更是舍得花本钱,礼聘各国优秀专家来阿联酋大学任教,帮助培养各学科的专业人才。阿联酋毕竟立国不久,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以补充自己的不足,看来很有必要,否则会延缓本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但是,外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果任糟粕泛滥,就会造成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冲击,毒害青少年一代。四月二十六日时逢开斋节,记者在哈里发清真寺采访时,恰遇埃及大阿訇萨拉赫前来讲经。他在祈祷仪式前的讲演中说:“伊斯兰的敌人,用大炮坦克未能征服我们,但他们现在正以色情电影、画报之类的所谓西方文明腐蚀我们青年一代,对此我们做父母的一代必须保持高度警觉。”阿联酋政府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采取的态度也很坚决。它授权新闻文化部禁止和制裁一切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的色情宣传,本国人在这方面犯罪即押送监狱,外国人则立即遣送出境。我们在阿联酋逗留期间,感到这里的电视节目很健康,社会治安良好。在同阿联酋朋友的交谈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保持并发展自己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抵制和消除腐朽、颓废文化的渗透,对于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片)
图为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个旅游点。
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