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字最难写”的联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一字最难写”的联想
徐坤三
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向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应答:“一字最难写。”乍一听,不解其意,莫非是名家风趣,在开玩笑;然再一沉思,却又觉得含意深邃: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就是最难做到的。
数学上的“一”,连呀呀学语的孩童也懂得。没有一,就不会有二、三、四……,百、千、万、亿……,都以一开始。一次,我看苏州评弹《一粒米》,说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一年就是1000多万公斤。要做到节约一粒米,你说难不难?不难,也难!就像李老所说“一字最难写”一样难。记得过去社会上有个好风气,看到地上一分钱,都要捡起来放进“失物箱”。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可是如今却很少有人能做到,有些人对踩在脚下的一分钱,不屑一顾,还会说:一分钱有什么用?不要说一分钱,就是一元、十元、百元也不在乎。这种“不在乎”侵蚀人的肌体,因而“富贵病”滋生,吃喝成“灾”。据有关部门统计,前两年一年中公款酒宴消费额高达数十亿元,这个数目真是惊人!难怪那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汗马功臣,面对现实,依杖叹息:如此下去,金山也要吃空,海水也要喝干。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吃一点、喝一点何必大惊小怪!但要知“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前人的严律训诫,今人仍应引以为鉴。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有一句铭言警语:“不测之渊起于汀滢,陶朱之资必积百千。”意思就是:深不见底的湖海之水是由一滴滴水珠汇集而成,陶朱公的巨万财资是从一点点本钱积累而来。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家大业大,且尚未完全摆脱贫困,怎能大手大脚!全国人口11亿,每个人节约一分钱,可就是一千一百万元;一分钱不足为奇,而一千一百万元,那就很引人瞩目了。
记得50年代初,在小学读书时的一首歌谣:“省吃一粒糖,少吃一块糕,节下钱来买飞机呀买大炮……”60年代初,以雷锋同志为楷模,提倡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那时,一点一滴,人人爱惜,造就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美德的好风尚。最近以来,随着学习雷锋精神的深入开展,这股正气在社会上有所回升,优良传统像春雨点点入土,十分喜人。
“一字最难写”。究其原因,因为“一”字被社会遗忘在角落里。要能高度认识“一”的重要意义,以“一”为鉴,心中有了“一”,“一”字自然就不难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