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拉丁美洲外贸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1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拉丁美洲外贸的回顾与展望
高君诚
克服重重困难外贸低速增长
拉美经济在80年代初爆发的经济和债务双重危机的冲击中,尤其是在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遇到很多难题。拉美国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了外贸的低速增长。
由于双重危机的影响,拉美外贸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尽管拉美地区的对外贸易快于地区经济10年的年均增长率1.7%,但地区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仅2.5%,而且极不稳定。10年中有3年贸易额大幅下跌,形成大跌缓增、徘徊10年的局面,直到1988年地区出口贸易额才恢复到1981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虽然80年代的后3年出现年均12%的高水平增长,也大大低于70年代年均20%的出口增长率。
第二,出口贸易的增长是在初级产品价格剧烈下跌的不利条件下取得的。近几年,部分初级产品的价格虽有所回升,但拉美地区1989年的贸易条件仍比1980年要差得多。地区出口贸易量要比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高出一倍。
第三,扩大出口、压缩进口获得的商品贸易顺差主要用来填补无形贸易逆差,即支付外债利息和利润。80年代拉美各国的进口水平大大低于70年代。1989年地区进口量和进口值都比1980年低9个百分点。1982年到1988年进口额减少达2430亿美元,压缩额超过了同期拉美债务国支付的外债利息总额。压缩进口中相当大部分是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因此,对外贸易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大为减弱。
第四,贸易结构继续朝着适应世界市场需求和增加制成品出口的方向发展。
第五,贸易出口方向对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在60年代和70年代有所减弱后重新加重了。1988年对美的出口占拉美地区出口总额的49%。
第六,由于西方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和贸易条件恶化,尽管拉美国家努力扩大出口,拉美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仍在下降。1989年拉美地区出口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率已从1980年的4.97%降至3.6%。
上述特点反映了拉美国家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和不等价交换中遭受的残酷剥削和掠夺,并将对90年代拉美外贸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对外贸易能保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从1983年后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拉美国家为履行还债在经济调整中大都实行有利于出口的贸易、贷款、汇率和税收等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加强了国际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从而增强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今日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的应变能力与80年代初相比已大为提高。
    对外贸易90年代将继续增长
预计90年代前期,拉美对外贸易仍将快于经济增长,地区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将略高于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支持这一增长势头的内外因素是:90年代前期西方发达国家有可能发生一次轻度经济危机,但在当前东西方关系进一步走向缓和的形势下,美、日、欧三方将协调其经济和贸易的利害冲突以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多数拉美国家仍将面临外债的困扰,经济难有大的起色,但增长性经济调整势在必行,90年代前期拉美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高于80年代;世界技术革新的发展将以生产国际化的方式波及拉美国家,这将扩大拉美各国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80年代末期已经开展起来的拉美地区内部及其同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将进一步扩大。
要实现上述增长目标,有几个主要制约因素:西方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和外债负担难以减轻等。
拉美各国为要实现经济增长,首先,将程度不同地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的基点转向依靠本国和地区一体化的努力上,资金来源方面致力于增加国内储蓄,努力保持政治稳定并实行连贯而有利于生产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少资金外流。其次,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整顿公共部门,活跃私人部门,进一步开放经济,鼓励外国私人投资。第三,进一步加强出口部门和扩大出口,改善出口贸易结构,使出口产品多样化,着重增加制成品出口;同时改进初级产品的出口结构,非传统农产品出口将增加。第四,扭转因长期压缩进口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适度增加进口并调整进口结构,以加强出口部门和提高工农业生产率。同时,继续执行能保证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进口替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