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他留下了永不消逝的旋律——怀念作曲家施光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1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他留下了永不消逝的旋律
——怀念作曲家施光南
任志萍
光南躺在病榻上不醒人事已经有十几天了,不想,噩耗传来竟是在“五·一”刚过的第二天凌晨一时零五分。我为失去一位好友而悲痛,我更为一位出色的作曲家的英年早逝而惋惜不已。
1978年8月,在武昌全国歌曲创作座谈会上,我首次结识了他。恰巧我们同居一室,故而还着实谈了不少创作上的见解。从他的谈吐中,我感受到他对民族音乐的酷爱。一次,我们沿三峡走访了周围地区,驱车、步行到屈原故里、昭君故里,驾船畅游小三峡。他对于屈原的爱国精神赞叹不已;对于屈原的屡遭贬黜又寄予了同情。这次采访对他后来创作歌剧《屈原》影响很大。
光南生性倔犟,有人抱怨与他合作如何如何困难。他的倔脾气倒也是事实,真实的原因是对词作要求较严格。有时,我请他谱一支曲子,他当时并不答应,总是说拿来看看,自己有兴趣才谱。一旦他拿到词作后,只要他很感兴趣,便会一挥而就。
光南一生创作了上千首歌曲,其中有不少传世之作,像《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年轻的心》等,早已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他的大部头作品,有歌剧《伤逝》、《屈原》。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1000多首中也有许多作品并没有变成声音,由此可见他创作上的艰辛。前几年我去找他,每次都见他在伏案疾书,身上穿一套半旧的工作服,戴着两只快要磨穿的套袖。我想,一位作曲家的劳动,不也像工匠一样辛勤吗?
他的生活并不宽裕,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是想象不到的。光南曾经购买了一辆摩托,我当时还开玩笑,说光南也摩托化了。可是过了不久,他忽然又改骑自行车了。我问他是否出于安全的考虑,从摩托化退役了?他苦笑着说,因为安装电话没钱,只好把摩托卖了。
1990年4月18日下午4时,光南十分兴奋,他正回忆着去年在广州举办作品音乐会的情景。他,一位禁烟主义者,竟然要在烟草公司的赞助下,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他虽然不很愿意,但又毫无办法。因为,没有人家拿钱就开不成!于是,禁烟者,只好在宣传烟草的广告下,开办了音乐会!
当时,他情绪很好。与他刚刚通过电话的佟铁鑫、金曼都这样回忆着。像往常一样,他又坐在琴凳上,叫过很有歌唱天赋的女儿红蕾来,练唱着青海民歌《四季歌》。歌声、琴声在房间里回旋,说笑声在这个幸福的家庭中飘荡着……
突然,施光南觉得面部麻木,红蕾忙扶他躺在沙发上,他很快便失去了知觉。谁知,竟然在这瞬间,他的灵魂已去了……
倒在病房里的光南,心脏还在有力地跳动着。是啊,他不能去呀。作品音乐会在北京还没有开,《屈原》全剧还没有上演,一本谈创作经验的集子还没有出版,50岁的生日没有过呀!
许多领导来看望他,许多艺术家来看望他。没有说上一句话,没有睁过一次眼,只有心脏还在倔犟地搏动着。朋友们都抹着泪水离去了。
光南自觉身体健壮,不大注意病痛。其实,血压高、头疼早有发现,每次也只是吃点药顶一下。加上这些年单位经济不景气,多年未给艺术家作身体检查。严重的高血压,自己也只当头疼脑热治一治。哪料想,一进急诊室,血压高压竟达300!
他的夫人洪儒丁对我说,光南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然而我想,他的一曲曲动人的歌,就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