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蜚声世界的苏联大马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1
第8版(副刊)
专栏:

  蜚声世界的苏联大马戏
宋天仪
在苏联,马戏被视为严肃而富有特色的表演艺术,其规模强大、实力雄厚,在观众中的影响不亚于歌剧和芭蕾。人们称赞苏联芭蕾为“大芭蕾”,也往往称苏联马戏为“大马戏”。
苏联马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十分重视马戏艺术,1919年曾成立了“中央马戏总局”(1957年改称“国家马戏公司”),负责领导全国的马戏院和全体马戏演员。为了培养马戏艺术人才,政府拨款,先后在莫斯科、基辅、梯比利斯建立了3所马戏学校,在国家戏剧学院开设了杂技编导系。目前,全苏共有72个大型室内马戏院,20个露天马戏大篷,分布在各大城市里,另有几十个小型演出队,经常深入到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巡回演出。
和苏联其他表演艺术一样,苏联马戏艺术也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健康、活泼、技巧高超和真正优美的艺术,显示了苏联人民的勇敢、勤劳、智慧、乐观和创造性。降狮伏虎、飞檐走壁的惊险表演,悬挂于空中吊杆上作出的健美操、空中飞人,洋洋大观的魔术、手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的滑稽小丑,多样风格和情调的音乐,华丽、明快、显露体格健美的服饰等,都是那样的激动人心,感情洋溢。
苏联人民特别喜爱马戏,因此,马戏演员一年内有10个月是在各地巡回演出,而且还要远涉重洋,到海外表演。由于漂流不定,四海为家,有的饲养员和驯兽手,常年与他们心爱的动物为伴,有的甚至经常和动物同住在一个车厢里、帐篷里;有的演员不得不带领全家老少,携带全部行装,过着军旅式的生活。苏联政府和人民极其珍视马戏艺术家的辛劳和贡献,维克多、维达利、波波夫、德莱莎、杜洛娃、鲁班等优秀演员,被授予人民演员、功勋演员,甚至授予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最高荣誉称号。为纪念运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来驯服野兽的著名驯手乌拉其米尔·杜洛夫两兄弟,政府在莫斯科一条以两兄弟名字命名的大街上,建立了杜洛夫兄弟纪念馆。
1956年,苏联马戏团曾来华演出3个多月,给我国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时隔34年后,苏联马戏团一行80人,又将于5月14日再次来华,在武汉、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北京、沈阳等城市演出70余场。苏联马戏艺术家们将演出驯兽、马术、驯虎、驼上技巧、空中体操、绷网飞人、魔术、丑角等节目,可谓丰富多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