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令人敬畏的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1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令人敬畏的结合
李文俊
近日,应邀到加拿大驻华大使狄鄂先生的官邸去参加一次招待会。我怕外事活动,但这次招待会我是一定要去的,因为这件事与我个人有点关系。请柬上是这样写的:“为恭贺著名作家萧乾翻译的《里柯克选集》的出版,加拿大大使E·G·狄鄂 requests the pleasure of the company of……”下面才是不才的名字。
斯蒂芬·里柯克的大名我国读者已经不陌生了。念英文的人多半都读过他那篇有名的《我们怎样过母亲节》。大使官邸客厅里放着一张条桌,上面摆满了里柯克的各种作品,而且都是新版本,说明他的书至今畅销不衰。
四时许,客人到齐了。大使和萧老走到一张小桌子前面。大使的演说里对萧老的劳绩作了崇高的评价。在送给我们的萧译《里柯克幽默小品选》(作家出版社出版)前面所附大使中、英、法三种文本的短文里,大使说这本书是“加中两位令人敬畏的作家的才能的结合”。“敬畏”这个词用得颇有“振聋发聩”的效应。因为我有幸结识萧老三十余年,总见他笑眯眯的,像个弥陀佛,我虽曾是他的部下,却从未“畏惧”过他,“敬佩嘛”,那是有的。对里柯克,印象也差不多。
萧老随着发言。他说:“人和人有缘份。人和书也有缘份。我最初读里柯克还是在四十多年前,当时我在剑桥学心理小说。所读的都是詹姆斯·乔伊斯、亨利·詹姆斯这类沉重的作品,很费脑子。我有时候也会伤风感冒,这时候便不愿读那些书了。当时‘企鹅’丛书已很流行。企鹅书有一个好处,从书皮颜色就能知道是什么种类的书。桔黄色的是小说;绿色的,我记得是幽默类,我遇到伤风感冒便读绿皮书。其中有两本最喜欢,但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它们在本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本是《好兵帅克》,另一本即是里柯克的幽默小品集。想不到过了若干年我竟成了它们的译者……”
萧老不顾自己的高龄,一直站着讲。他讲完了,还应大使的要求,朗诵了小品集中的一篇。朗诵完了,萧老又为拿到书的幸运儿一一签名。最先签的是大使要求的两本:一本将赠给离我家10分钟路的北京图书馆,另一本可要走远了:渥太华的加拿大国家图书馆。
最后还得说说我自己与这本书的关系。1953年我去《译文》当“小伙计”时,萧乾是编辑部领导。我还记得夏天开会时他怎么卷起背心搓肚子上的汗泥。他最初译的几篇里柯克小品发表在《世界文学》1957年第6期上,我经的手——当时还不流行“责任编辑”这个词儿。但后来新译的6篇小品发表在复刊后的《世界文学》上(1989年第4期),我仍然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外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却像颐和园里那艘石舫,原封未动,所以总不觉得自己老。不料今年年初接到萧老的贺年片,上面说:“你从事外国文学这么多年,望总结出一本书来。一定比空理论更有价值。”这样的“天鹅绝唱”,驽骍似我,哪里写得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