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一日游三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2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日游三国
管彦忠
这虽是几年前的一件往事,却至今难忘。在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国交界处,我们在短短的一天里,除领略了名扬世界的伊瓜苏大瀑布和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的雄姿外,还在巴拉圭的边境小城逗留了一会儿。
从地理位置上看,介于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伊瓜苏河穿过莽莽热带雨林,在这里与源于巴西高原的巴拉那河相汇。在注入大河之前,伊瓜苏河宽阔的浅水河道仿佛被利剑斩断,河水跃入深谷,形成一组绵延两千七百米的大瀑布。
我们离开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中的国际旅馆,登上瞭望塔,由二百七十多条飞瀑组成的弧形瀑布群(大部分在阿根廷境内)尽收眼底,从河谷中升起的水雾弥漫在绿林中,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如同雄壮的乐章在空中回荡。我们沿着装有绿色栏杆的小道,穿越密林,一条条自天而降的瀑布便呈现在眼前,犹如一匹匹素绢飘然而至。虽然瀑布的落差只有七八十米,但因有群体的优势,也蔚为壮观。人们为瀑布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如“两姐妹”、“亚当和夏娃”、“圣马丁”等。阵阵凉气袭来,令人心旷神怡。为使游人从高处观赏瀑布,地方当局在瀑布上游兴建了蜿蜒曲折的小桥。因洪水冲断了桥,我们只能在中途远眺那惊险迷人的魔鬼峡大瀑布。
在印第安人的瓜拉尼语中,伊瓜苏意为“大水”。传说一位印第安酋长美丽的女儿,在反抗父亲包办婚姻失败后,怀着对恋人的忠贞爱情,悲愤地投河自尽。于是,她的眼泪变成无数条瀑布,让长流不息的“大水”向世人诉说自己的不幸。
接着,我们乘旅行车来到伊瓜苏河渡口。从高处极目远望,两条大河和三国的绿色田野一览无余。导游只用几分钟就为我们办好了出境手续。我们坐渡船穿过一百六十米宽的伊瓜苏河后,又乘车到巴西一侧的伊瓜苏国家公园观看大瀑布。有名的魔鬼峡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的分界处。魔鬼峡瀑布水量最大,其势汹涌,如万马奔腾,咆哮着冲入狭窄的河道,响声震耳欲聋。沿着低处的小桥走到深潭边沿,似蛟龙翻腾的“大水”扑面而来,微风将细柔的水珠洒向游人,衣服被打湿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淹没在隆隆的瀑布声中。高处树林中停着一架直升机,据说游客花上二十五美元便可从空中俯瞰“大水”六分钟。
伊瓜苏瀑布是一五四一年被卡维萨发现的。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伊瓜苏瀑布为“世界财富”,从此她便名声大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离开伊瓜苏大瀑布,我们沿巴拉那河而上,前往参观正在施工中的伊泰普水电站。这天参观者多达上千人,人们只得先挤在大厅里看介绍水电站建设过程的电影,然后乘大轿车来到大坝跟前。钢筋混泥土主坝长二千多米,高二百二十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河水从大坝西侧的十几条溢洪道涌出,扬起的水花高二十多米,组成了一道气势磅礴的弧形人造瀑布。我们来到大坝顶上,新拦成的人工湖被密林覆盖的山峦环抱着,一眼望不到边际。水库最深处达二百五十米,可蓄水二百九十亿立方米。
据介绍,这座由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兴建的大水电站将安装十八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一千二百六十万千瓦,年发电量七百五十亿度,它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待全部建成后,它提供的电力约等于巴西全国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巴拉圭则可大量出口电力。伊泰普水电站被视为当代水电建设的空前壮举。在印第安瓜拉尼语里,伊泰普为“唱歌的石头”之意。正是巴西、巴拉圭两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辛勤劳动,才让巴拉那河在伊泰普唱出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一曲凯歌。
在巴西福斯德伊瓜苏吃完午饭,我们通过巴拉那河上的“友谊桥”,到了巴拉圭小城“东方城”。这座十多万人的城市商业发达,贸易货栈比比皆是,其中许多是由来自香港或台湾的华人开的,中文店名随处可见,如“九龙商店”、“又一村面馆”等。我们走进一家杂货店,与台湾老板攀谈,他说生意不错,只是税重,治安不大好。在街上,当地摊主向我们兜售编织的彩带和清凉油,用汉语向我们问好。在这里购物通用三国的货币,或直接付以美元,十分方便。边界相互开放,只要出示身份证就能自由出入境。这里外国廉价商品较多,很多巴西人常来采购,早出晚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