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在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2
第3版(综合)
专栏:

  在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年五月十二日)
王震
同志们:
提倡大众文学,繁荣社会主义大众文学创作,我很高兴。
我们革命、打仗,干社会主义,搞四化建设,改革开放,都是为了人民大众,文学艺术也不例外。文学艺术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早在延安时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明确了的问题。与此同时,毛主席还明确了如何为人民大众的问题,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普及和提高的辩证关系。可以说,大众文艺始终受到党的重视,并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欢迎。
毛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革命文艺开始大普及。毛主席称赞《逼上梁山》为“旧剧开了新生面”,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周恩来同志为《黄河大合唱》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林伯渠同志撰文呼吁“表扬并鼓励”《血泪仇》、《红布条》等剧目。马健翎的《血泪仇》、《穷人恨》是新秦腔,剧情十分感人,我曾看过多遍。欢迎国民党被俘官兵参加我军时,曾给他们演过这些剧目,连这些被俘官兵都看得泣不成声,边看边高呼:“拥护毛主席!”“拥护朱总司令!”“拥护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看完《血泪仇》后,我还特意给作者写信表示祝贺。陆定一同志为赵树理的小说专门写了评介文章。李伯钊同志的《农村曲》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古元被徐悲鸿称之为中国版画的“巨星”。郭沫若同志看罢新秧歌后一唱三叹:“光明今夕天官府,听罢秧歌醉拍栏。”至于更早出现的《白毛女》,随后又有《洪湖赤卫队》等盛行,则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的新歌剧,既是普及又是提高,经由大众的审美检验,历史地变为艺术的瑰宝。
老舍先生也是大众和文学史家公认的艺术大师。建国后前17年间,还出现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大批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部在延安发动领导伟大的抗日斗争,争取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以来,大众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期。这次评奖推荐作品之多,也说明我们的大众文学的优良传统没有断线。但是,大众文学创作的发展还很不理想,特别是近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几度泛滥,我们的文艺领导部门轻视大众文艺,使一部分人在文学为大众和如何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方向上模糊了、动摇了,有极少数人还利用文艺反党反社会主义,走上了背叛人民大众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现在,文艺界的局面已大有改观。
中国大众文学会成立于大众文学困难之时,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保留和带出了一支好的队伍。我相信,文艺界的新老同志们,一定能够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文艺工作的论述,认真学习《邓小平论文艺》,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基础上团结起来,把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艺创作推向真正繁荣的新阶段。
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