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中国士兵的塑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3
第3版(综合)
专栏:

当邓小平有力的巨手推开国门,一位美国军事院校的校长来到了中国军队的一七九师。十年间,先后有八十四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军界高级将领慕名前来一七九师。那位美军中将校长回国后第一个决定就是让他的教官速来一七九师,考察他们昔日的战场对手——一七九师,这是中国军队罕见的公开番号的师团:
中国士兵的塑像
吴瑞虎 贾永
    未经剪辑的资料
如注的大雨,袭人的寒风。军乐队在风雨中矗立着,等待一位威严的上将。按常规,这样恶劣的天候,外宾一般是要改变访问计划的,但这位名叫曼森的加拿大国防军参谋长没有——也许,在他看来,这时候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军人。
走下轿车,将军的蓝眼睛亮了:接迎他的军乐队就像一排排挺立的雕塑,凭任风吹雨打。没有人晃动,没有人走神,甚至没有人眨眼。广场上回荡着《迎宾曲》,激昂的旋律仿佛盖过了风声、雨声。
这位军乐队指挥出身的将军,凭着他特有的经历和乐感断定眼前的这支乐队有着过硬的素质。军乐队代表着一支部队的气势,从这里,将军仿佛感到了即将视察的这支部队的整体素质。他走出雨伞,向着军乐队敬礼——几滴雨,滴在了他茶色的镜片上……曼森的留言是这样写的:“这样的乐队足以胜任皇家乐队。”
看得出,这位身着蓝色将军服的是一位挑剔的军人。枪响靶落,当10名射手用半自动步枪以跪姿无依托对靶射击,“热烈欢迎美军训代表团”10个醒目红字如10朵鲜花依次绽开时,随行人员喜乐开怀,约翰斯少将却只是礼貌地一笑。作为五角大楼的陆军部训练局长,对这种技巧性的射击,约翰斯似乎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然而,接下来的项目却令约翰斯吃惊: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一兵多能射击、轻机枪对抗射击、轻武器速度射击;卧姿、立姿、跑步;运动目标、瞬间目标、隐蔽目标……机警的蓝眼睛紧贴着望远镜。
枪声乍停。
射手王继胜送上了4秒钟内20发子弹全部命中的胸环靶。约翰斯一数,190环。“打得非常好!”他掏出金笔,在靶子上题了这么一句,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检阅部队时,约翰斯的矜持劲没有了,挥动着有力的右臂陈词:“步兵是战场上的女王,是整个军队的精华,你们是精华的精华,你们的表演,令我大饱眼福。”
高速行驶的坦克呼啸着,卷腾起漫漫尘土——两辆摩托车越过堑壕,风驰电掣般追了上来——4名侦察兵腾空而起,一齐跃上了行进中的坦克车——“敌”坦克负隅顽抗,车顶的轻机枪旋转着向四处射击。
一场殊死的惊险格斗在高速行驶的坦克车上展开——前赴后倒、左翻右滚,引得匈牙利人民军总参谋长约瑟夫·鲍契克中将及其随行人员时而张嘴惊讶,时而击掌呼唤……
“你们有勇有胆,有智有谋,才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场面。今天看到的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一幕。”鲍契克将军紧紧拉住参加表演的4名侦察兵合影,也许是过于激动,合影时竟把身边的夫人忘了。
    延伸的长镜头
“中国军人的勇武,堪称世界一流。”一位西方将军这样说过,然而,并非每个蓝眼睛的来访者感兴趣的都是军人的勇武。
“我对你们这支曾在朝鲜战场上作过战的部队很感兴趣,这次我们将要摄下贵国士兵生活训练的情况,帮助美国乃至世界了解中国。”作为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的主持人,华莱士总是紧紧追踪着新闻热点。这不,采访了中国军队的领袖之后,他又匆匆来到179师。
担负着射击表演任务的二连首先接迎了华莱士和他的摄影队。然而,与武夫们不同,华莱士关心的不止是神枪手们枪上的功夫——
“你为什么要当兵?想到过死吗?”华莱士问排长小陈——单刀直入,这就是华莱士的采访风格。
“我们国家有句古语,叫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我们国家,每个有志青年都以报效祖国为荣。至于后一个问题,我想牺牲对于每个军人都是不言而喻的。贵国的巴顿将军不也说过‘军人就是牺牲’吗?当然,在战场上我会力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
“你,很了不起,聪明的才智。”高大的华莱士兴奋地拍拍精干的小陈。一转身,他又向连长发问:
“你的战士周末可以进城找女朋友跳舞吗?”
“不可以!”回答是无庸置疑的。
“为什么?”华莱士诧异地摊开双手。
“家有家规,军有军纪。您知道,军人以执行纪律为第一要则,没有纪律的部队不可能无往而不胜。”
历时4天的采访,华莱士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士兵不但精通军事,而且个个很有政治头脑。”“中国军队是美国公民一致公认的目的最明确的军队。”如果华莱士的结论尚有一些恭维的话,那么,意大利国防参谋长维托里奥·圣蒂尼中将的观后感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那是一个孩子脸般的黄梅天。军事表演刚刚拉开序幕,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担负班进攻演练任务的顾伟存班溶进了茫茫烟雨。一个泥泞而又荆棘丛生的陡峭山坡横亘在面前,顾伟存好不容易拽住一棵小树攀到陡坡一半,“咔嚓”,树枝断了,顾伟存跌进了5米多深的陷阱。观礼台上“唏嘘”一声,所有的心几乎都提了起来……小顾猛地一个翻身,像灵巧勇猛的豹子,敏捷地攀登上山坡。又跃过独木桥,把手中的标杆旗高高插上山顶……
表演毕,圣蒂尼中将连连夸奖小顾和全班同志:“你们的表演,使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勇气。”小顾自豪而又谦逊地说:“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
当翻译把这句话说完,圣蒂尼好生惊讶,克劳塞维茨的名言,“你看过《战争论》吗?”他问。
小顾笑着点点头。
“请谈谈你的感受行吗?”圣蒂尼疑惑不解看着这个士兵。
“我对克劳塞维茨所说的‘军人的勇敢不同于普通的勇敢,后者为不受控制和随心所欲,而军人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这句话很感兴趣。但我认为,军人的勇敢和牺牲与其说是服从,倒不如说是信仰。”
“何以见得?”圣蒂尼确实有点惊讶了。
“服从的勇敢和牺牲固然可贵,但这是被动的。为信仰而产生的勇敢,则是理想的升华,是自觉的。”
圣蒂尼眨巴着一对蓝幽的眼睛,听得那样认真。
在圣蒂尼的力谏下,意大利电视台专门来179师拍摄了纪录片,当然,由于外交手续问题,那已是第二年的事情了。不过,从此,意大利军队刊物上有了介绍中国军队的专刊专栏。
    外军视角之外的
毕竟,外军所能接触的还只是这个师团的表象,如果探究到这一群体的深处,你就会发现,那内涵远比表象更加深刻感人。
就说那位令圣蒂尼赞誉不已的顾伟存吧。
这位男子汉10年的军旅梦中最大的愿望是上军校,他对那些学生官们羡慕得眼红,尽管他多次作为学生官的老师向他们作战术示教。然而,注定了命运选择他,而不是由他来选择命运。他曾有好几次能够上军校的机会,可每一次都因为训练任务而匆匆流去。1986年,他不得不继续当兵——当一名遥遥无期的志愿兵。但他干的活却是官儿的:代理副连长,他已足足两个年头了。
然而,人们不知,他如果不是兵,那肯定已成家立业,或者腰缠万贯了。他的家乡是浙江宁波——著名的经济开放区,每当亲朋好友来拉他回家时,他总是摇摇头:“军人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最使他痛苦的,是两小无猜的恋人对他无休止的哭诉的泪眼,最后竟远他而去——只因他是兵——后来,一位名叫徐晓丽的天仙般的女大学生爱上了他,当然还是因为他是兵——一个真正的兵。
童裳显是心细如针的人,他早就算好了妻子的临产期,于是,他将每年一月的鹊桥相会安排在妻子最需要丈夫在身边的时候,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假期已满临归队前一天,爱人才急剧地喊肚子疼,农村交通不便,待他将爱人抬到乡卫生院检查,叫来医生时,才发现胎位不正。门外下着鹅毛大雪,可童连长却急得脑门直冒汗,整整一夜,他徘徊在产房门口,一直等到婴儿的啼哭声,他心头的石头才落了地,可这一天正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是照料妻子女儿,还是准时归队,他选择了后者。掏出工作证,在刚出世不久的女儿眼前一晃:小眼珠滴溜溜直转,说明女儿没有什么毛病,他又转身对虚弱地躺在床上的妻子说:“我走了,糖和面条都在柜子里。”妻子吃力地点点头,眼泪像断了线似的往下流……
作为军人的童裳显无愧于职业的称号,一年之内他培养出65名优秀射手,带出了一个达标先进连队,荣立了集体二等功。然而,作为丈夫呢?妻子因产后无人照顾而落下了一身病痛,每年的农忙正是他探家的季节,上尉连长得有一个月披星戴月、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去种妻子的责任田,幸亏,他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何止基层的官兵,就连这支部队迎外项目的总设计师姚书联参谋长,也和大家一样“过紧日子”。他的家庭在日本摄像师眼里“寒酸得不可理解”,儿子快上初中了,他只有星期天晚上才能够抽出几个小时来辅导,因为只有此刻,他才能够离开演兵场。
这就是中国的士兵,一心奉献的士兵。一位外国将军说:“他们对于祖国的奉献,为整体事业而牺牲的精神是任何国家的士兵都无法相比的。”
        (原载1990年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