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路漫漫——访中国排协主席袁伟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3
第3版(综合)
专栏:

  路漫漫
——访中国排协主席袁伟民
在中国三大球中,尽管男排如同足球一样,命途多蹇,但人们依然关注着它。中国男排在80年代历尽磨砺,仍未走出低谷,令人忧虑。日前记者观看全国男排锦标赛冠军争夺战时,采访了中国排球协会主席袁伟民,请他就当今世界男排的趋向,我国男排如何才能摆脱困境等问题谈谈看法。
作为中国排球界的负责人,袁伟民对中国男排的关心甚于他人。这次全国比赛,他来看了两次。袁伟民指出,目前我国男排不光是没有新的技战术,而且基本功方面与世界强队比,也存在很大差距。过去,快攻和多变的战术是我们的看家本领,现在欧美强队完全拿了过去,而且比我们还快,再加上个子高大,当然处于绝对优势。
他说,水涨才能船高,地方队现在这种水平,很难期望国家队有多高水平。近一两年,队员训练的刻苦性和自觉性比过去有所提高,但袁伟民认为,不但要苦练,还要讲究科学性。有时练得很苦,但进步并不大,恐怕要在科学方法、手段上找找原因。
他指着正在进行的决赛说:“你看,我们的比赛,相持球少,往往是一锤定音,靠对方失误来得分。这种打法已大大落后了。目前国际上男排比赛相持球很多,全面攻防已是衡量一支队伍能否立于世界男排列强的主要标志。”
谈到中国选手心理素质差时,袁伟民深有感触地说,对一个球队来讲,成熟的技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是拿冠军的两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困难面前,谁能咬牙顶住,谁就是强者。
袁伟民在谈到当前世界排坛现状时说,苏美两家占据霸主地位已成历史,北欧国家男排的崛起,使当今世界排坛出现群雄纷争的局面,总趋势是队员大型化,技术臻于全面,尽管巨人林立,但快攻和防手丝毫不逊于小个子。目前大力发球和后排进攻等新战术很流行,我国能掌握的队员却寥寥无几,可见已大大落后了。
80年代初,中国男排处于世界前6名的水平,现在已谈不上走向世界,而是先冲出亚洲的问题。
袁伟民最后说:“整个亚洲男排的水平都落后了。我看摆脱困境还是要创新,过去我们能够创造出新的东西,推动世界水平的发展,今后为什么不能呢?中国男排崛起之路是漫长的,但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心。”
记者想起古人的一句话: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本报记者 陈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