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4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
张苛
在八十年代中期,一群农民汉子犹如龙腾虎跃般跳得黄土飞扬,大地颤抖,把人们“震”得目瞪口呆。这就是《安塞腰鼓》。1988年,在昆明举行的广场民间舞蹈会演和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展示了像《花鼓灯》、《高跷秧歌》、《农乐舞》、《威风锣鼓》等一批撼人心魄的舞蹈。紧接着,1989年,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旨的“中国舞蓉城之秋”又推出《反排芦笙》、《板鞋舞》、《英歌》、《度火都格》、《太平鼓》、《鼓子秧歌》等舞蹈。再放眼看,近几年的节庆日里,在各地举办的花会、灯会、庙会乃至新兴的风筝节上,那舞动着的狮子、旱船、龙灯等民族民间舞蹈,真像热气腾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
形容其“热”,是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总给人以亲切、振奋和力量的感受。称其为“中国舞”,是因为它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从而形成无以代替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在国际上几次获奖的《鼓子秧歌》自不待言;早已闻名,至今才见真面目的《太平鼓》更引人入胜:那众多舞者,各自挥动着一二十斤重的鼓身,上下举打、甩打、跨打,各种舞姿和咚咚作响的击鼓声融成了一种整体感,使人如见浑厚凝重、滚流翻腾的黄河。再如《英歌》,当看到各种戏剧人物,在像似联系信号的木棒敲击声中形成行进着的单线队形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一百单八将攻打大名府的情景。此时,观众的兴味大增。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形式经过时光的冲刷,并非只剩下用来当作“小摆设”的躯壳,而总是寄托着人们的现实希冀。许多传统形式的作品,也并没有局囿在故事情节或表现对象上,它们发挥着舞蹈特有的手段,辐射出强烈的现代人的感情光束。像《威风锣鼓》也很难再解释为某次出征或凯旋的庆典,它已升华为表现中国农民敢于向大自然向命运宣战的气魄。
这批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以气势取胜,也以抒情见长。例如红火热闹的《花鼓灯》里,突然间出现水灵灵的“车水步”。那遮着扇、踮着脚、又脆又梗的步法,把农村姑娘们俏皮、大方、美丽的情态都“走”出来了。新近挖掘出来的壮族《板鞋舞》,是以“步调要一致”为警喻,但没有板着面孔去说教,而是通过六个人穿着一双长长的“板鞋”,一不小心就跌得前仰后翻的形象,使观众在哄堂大笑中去咀嚼主题。
民族民间舞蹈源于生活,也最接近生活,故常带着一股“土”味。但近来出现的一批优秀的舞蹈,“土”而不旧、不俗、不酸。更重要的是舞蹈气质上发生了变化。在蓉城展示的苗族舞《反排芦笙》,那全身放松,每个关节都灵活自如尽情扭动的舞姿,始终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其实,少数民族舞蹈中多含有“扭”的因素,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人们觉得这种自然、豪迈、粗犷的扭动,很美也很尽兴,于是受到强化和艺术化而变得更美了。民族民间舞普遍都在变:“阿细跳月”里彝族姑娘或进或退的摆动幅度夸大了;原傣族“戛光”的较蜷缩的线条拉长为优美的“新戛光”;云南藏族原以弯腰为美的“锅庄”变得昂扬了。有人认为民族民间舞蹈陈旧、僵死,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事实上,上述的优秀舞蹈都是“变”的产物、它们变得更精湛,更集中,舞蹈性更强,民族风格更浓郁,作为表演者则更纵情了。
这当然主要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角”——广大群众的自身发生了变化,艺术修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而且表演意识也在强化。可以说,在他们的表演中,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在血管里流,而舞姿却映照出时代的光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