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由伯爵焚稿想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15
第8版(副刊)
专栏:

  由伯爵焚稿想起的
范敬宜
听说过这样一件轶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有一位失宠的伯爵,隐居在荒岛的灯塔上埋头从事历史著述。一天,灯塔下发生一起斗殴事件,伯爵站在窗口观看了整个过程。第二天,一位朋友来看望他,谈起昨天发生的一切,叙述的情节竟与他亲眼见到的大相径庭。伯爵感慨万分,喟然叹曰:“昨天刚发生的、而且都是耳闻目睹的事实,两个人的结论尚且如此不同,何况是千百年前的历史!”于是,他把已经写成的书稿付之一炬。
如果这件轶事只是说明历史的难写,当然是很生动的。但是,我决不赞成那位英国伯爵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对于同一件事情,两个人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态度不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很自然的。但是,历史事实终究是历史事实,任凭怎样掩盖、歪曲、篡改,最后还是要还它的本来面目。正直的历史学家,从来只对历史负责,而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褒贬、毁誉。焚稿,只能说是对自己应该坚持的真相的不负责任。
1989年的春夏之交,在中国的北京发生了一场震动世界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千千万万学生、教师、学者、官员、新闻记者以及普通老百姓,亲自经历了整个过程,目击了全部事实。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似乎还缺少一本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写出来的对这动荡的56天的纪实性著作。也许是因为时间太短来不及落笔,也许是因为事情过于复杂还没有理清头绪,也许是因为对问题的认识还有相当距离,也许是还在等待什么……然而,西方的宣传家却仍在无休无止地胡说八道,往这段本来十分清楚的历史上任意涂抹斑驳陆离、千奇百怪的色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车慕奇同志写出了一本小册子:《北京风波的前前后后》。他本身不是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已经“超期服役”的新闻战线老兵,长期的慢性病使他已经不能再像当年那样健笔纵横,日试万言。但是,他勇敢地拿起了笔,写出了他认为应当写出的历史真相。如果他不写,没有任何人苛求他;写了,有可能招来一些麻烦。然而,他选择了后者。他的动机只有一个: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新闻记者,在如此重大、而又众说纷纭的历史事件面前,他不能像那位英国伯爵那样保持沉默,而应当尽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尽管他非常清楚,在震耳的喧嚣中,他微小的声音不足以振聋发聩,但他相信,正义的声音是阻挡不住的,当历史恢复它本来面目的时候,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一定会在丛中微笑,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作为车慕奇同志的朋友和同行,我首先对他这种挺身而出的勇气表示敬佩;同时也感谢他要求我为这本书写几句话,我把这当作是对我的信任。言之无文的我,写不出更多的赞誉之词,想说的只是证实一点:他说的都是真话、实话。这些真话、实话,不是在今天的形势下才说的,而是在那惊心动魄的56天中,经常通过电话、见面向我讲过的。这说明,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敢于对历史、对自己负责的人。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说的实实在在的话,我完全相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考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