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充满希望的黄土地——访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张有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充满希望的黄土地
——访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张有实
新华社记者 杨兆波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确实逐渐落后、贫困了,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向东、向南移位。那么,黄河、黄土高原前景如何?难道只剩下光辉的过去让人们崇敬与回忆了吗?让我们请教一位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吧。他是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张有实研究员。
张有实,61岁,健壮、爽直,早年留学苏联,现任国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负担着国家“七五”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考察研究任务。从1985年开始,他率领考察队数百名科学工作者用了5年时间对黄河及黄土高原作了综合考察。记者采访他时,野外考察工作已结束,正进入大总结阶段。
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
“请您谈谈5年考察所得到的主要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黄河流域虽然存在水土流失、风沙危害、洪水泥沙和干旱缺水等环境问题,但黄河仍然是一条黄金的河流,黄土高原是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仍将哺育我中华民族。要振兴中华就要振兴黄河流域”,张有实说。
张有实首先解释黄河、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关系。他说:“黄土高原是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以及长城以南这个范围。为了更好地为国土整治和经济建设服务,并保持黄河的完整性,我们把研究工作的北界推移到阴山,把这块完整的、四面环山的国土称为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有90%约56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黄河龙羊峡至桃花峪的黄河部分上游和全部中游地区。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约有3009公里、占全长55%的河段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流过。因此,黄河与黄土高原密不可分。这片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极丰富的煤炭资源。
张有实介绍说:
黄河上游:河源至青铜峡,河长约2604公里,落差约3315米,流域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这里水能资源丰富,可建14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共达1400万千瓦。如果包括龙羊峡以上野狐峡的羊曲至多松的河段,还可修建8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则黄河上游共可装机2000万千瓦。上游地区有铜、铅、锌、石膏等大型矿床,又与其他优势矿产区毗邻。它北靠名列世界前茅的以镍为主的多种稀贵金属共生的金川镍矿,南靠西和—成县铅锌矿带,西接以盐、石油、天然气、石棉及铅锌矿为主的柴达木盆地。这些地区都在黄河上游电力基地的经济输电半径之内。
黄河中游:青铜峡至桃花峪,河长2092公里,流域面积约49.7万平方公里,全部是黄土高原地区。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弯,该河段宽谷与峡谷相间,我们称它为“大河套”。黄河中游为泥沙主要产区,托克托至龙门区间的入黄泥沙占黄河总输沙量的56%。有人认为这个“大河套”是个包袱,甚至设想让黄河经渭河直奔大海,从而可甩掉使人困扰的多泥沙河段。其实“大河套”不但不是包袱,反而是极大财富,是大自然的一大恩赐。如果黄河不拐弯而向东直奔大海,倒是个极大的遗憾。因为,在黄河中游有世界罕见的特大煤田。经有关部门查明,黄河中游1987年煤炭的保有储量(埋深800米以内)达4000—5000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晋陕蒙接壤地区约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蕴藏了全国储量的1/3,而且煤质优良,低硫、低磷、低灰,热量高,炼焦煤、动力煤品种齐全。在鄂尔多斯储煤盆地埋深在1500米以内的概查储量则达18000亿吨,真是一片地下的煤的海洋。此外,还有丰富的铝土矿,稀土、铌、铁的共生矿,钼、铜、铅、锌、金、盐、天然碱、芒硝、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黄河为这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源,同时从万家寨至禹门口以及三门峡至西霞院间的峡谷段,共可修建11座梯级水电站,共可装机约780万千瓦。
黄河下游:桃花峪至河口,河长768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为广阔的冲积平原。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原油田、胜利油田都在黄河下游。黄河下游面积不大,但与广阔的黄淮海平原联系在一起。
巨大的资源将洗涤黄河流域的苦难
“总的来说,黄土高原地区,其中90%在黄河流域,其资源在全国占有极大的优势”,张有实说,“煤炭储量占全国的2/3,铝土占50%,稀土占95%,铌占60%,钼占40%,天然碱占50%,石膏储量占全国首位。黄河中上游的水能资源可建近30座装机容量共约2800万千瓦的水电站。从地区能源优势来看,上游是水电,中游是煤炭,下游是石油,最大的优势是中游的煤炭。此外,还有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光能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巨大的资源将洗涤一切灾难和落后。历史上仅仅地表资源就已哺育了我中华民族的成长,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那么黄河流域丰富的地下资源便是振兴黄河流域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她的进一步开发将会创造出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张有实指出:在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中,黄河、黄河流域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即以能源来说,到本世纪末,预计全国年需煤15亿吨,约一半要由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到下世纪中叶,预计全国年需煤25亿吨,约60%要由这片黄土地提供。到那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而京汉铁路以东的煤田将近枯竭,全国95%的商品煤就得靠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到21世纪前半期,仅黄河中游的河边火电站链的装机容量至少可达1亿千瓦以上,为拟议中的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7—8倍,保证出力的20多倍。在黄河流域建立能源—重工业—化工工业基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
讲到黄河及黄土高原的治理,张有实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在黄河流域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崛起将会提供丰富的化肥、塑料薄膜、农业机械等支农产品,促使黄河流域建立大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工业和大农业发展了,社会财富多了,社会也必将得到相应的进步,环境的治理便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振兴黄河流域应该是以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主导、龙头,带动大农业现代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为综合治理环境和消除自然灾害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张有实感叹说:“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曾经是优越的,否则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发祥地。然而,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生态环境发生了许多引人深思的变化,渭河、汾河变得不复清澈,黄土高原变得植被稀疏、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新中国建国之后,我国在开发资源、整治环境和消除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已安流了40年。虽然我们仍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继续大力加强研究,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治理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以及下游地区洪水泥沙问题的经验是成熟的。”
张有实分析:“资源与环境是同一体,也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便相互促进;处理不好,则相互促退。这在综合治理开发黄河流域时特别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在黄土地搞建设,必须坚决执行‘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的方针。开发不但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要带动环境的治理。为此,要改革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环境治理费用在实处。”
黄河哺育了我中华民族,还将哺育我们茁壮成长,去创造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文明。我们要为黄河有美好的前景而欢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