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绿色宝库”的呼唤——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绿色宝库”的呼唤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见闻
本报记者 鹿舫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祖国北疆的“绿色宝库”。“这里是那样需要人才,是人才在这里就大有作为。”许多前来参观访问的人在感叹……
宝物真多,就缺能人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黑龙江大兴安岭、黑龙江伊春、吉林长白山——这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中,数内蒙古大兴安岭资源最丰。全国可采森林资源的37%在这里。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至今还沉睡着15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密密麻麻的乔木及灌木,数百种草本及真菌植物,上百种野生动物,40多种宝贵矿藏,270万千瓦的水能储量,无不等待着有专业知识和献身精神的人去唤醒!
就说那些能酿制优质果酒的野果吧,全林区一年最少也可以产2500万公斤。国家每年收购走的不到1/10,为什么大量的都烂在山上?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儿缺乏学酿酒专业的技术人才。
林区内农牧业用地有18万公顷,如果能充分利用,一年可以收获粮食、蔬菜40万公斤。眼下靠天收,一年至少也可以产优质牧草30亿公斤,足够30万头大牲畜吃的。
可是,现在林业系统喂的马牛羊加到一起也不过3万,原因之一是这儿缺畜牧兽医,养羊烂蹄病严重的问题至今解决不了。
战胜困难靠人才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富饶的,但广大职工居安思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党委主办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日报》正在开展“认识困难(森林资源困难,林业经济困难),战胜困难的讨论。许多同志都从战胜困难谈到林区对人才的渴求。
乌尔旗汉林业局的几位负责人说得好:“以为搞林业就是挖坑栽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摆脱森林资源困难,就得具备一支有正确的林业科学理论作指导和有效地应用先进技术措施的专业骨干。”
库都尔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柏松林一再向来访者说明:由封闭的生产型向开放的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单纯砍树、卖树向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转变,是缓解林业经济危困局面的希望所在,而这又同样需要大量专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
近年来,库都尔林业局通过招聘、招标等形式,在职工中启用了一大批能人,先后办起数十家非规格材细加工和采伐剩余物深加工企业,生产卫生筷子、地板砖、家具和纤维板等。
1989年,库都尔的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值占总产值的44%,在森林采伐量比1988年减少1/4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财政包干计划,养活了原有的职工,还安置了90%以上的待业青年。
根据测算,整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的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值要想在今后三年内占到总产值的40%,即达到库都尔林业局1989年的水平,全林区起码每年需要造纸、木加工、工业企业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50多人。
锻炼人,关心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仅需要人,而且锻炼人,关心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设计院院长张耀仁常说:我们搞林业设计的,是林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大兴安岭又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在这多年冻土地区如何勘察、测量、建造道路、桥梁、房屋?几乎一切都要设计院的同志自己动手从头摸索。这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又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毕业分配到这儿工作一两年就得挑大梁。一副副重担压得大伙儿自强不息。向行家里手请教,求母校师长指点,做得主动极了。
设计院的一些数得着的成果,如冻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柔性路面设计,海拉尔市伊敏河大桥设计,大兴安岭大中河流水文分析等,都是压担子“压”出来的。
林区的各级党组织尽心尽力地当知识分子的贴心人。像满归林业局有大专毕业生54人,其中40%的人入了党,75%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
全局的工程师、技师、经济师、主治医师、中学一级教师都搬进了面积为75平方米的住宅楼,每个中专毕业生的宿舍也有55平方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