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耄耋之年赤子心——记卢龙县老教育家薛祝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耄耋之年赤子心
——记卢龙县老教育家薛祝华
  张富祥
卢龙县石门镇的老教育家薛祝华先生今年已经82岁了。抗战期间,他把自己的全部房屋家产,拿来办“义学”(石门中学),造福乡里、支援革命。解放后,他继续任教。虽几经“磨难”,但他仍矢志不渝地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以“艰苦奋斗”“治学严谨”为世人所传诵。
    入托难牵动老人心
1987年,他见石门镇许多工厂机关的职工干部子女“入托难”问题很突出,就决心在自己80寿辰之际,重抖精神,发挥余热,再为人民办一件好事——自费办一所幼儿园。
老人家的热望,很快得到了县政协、县教委及镇村政府的支持。
于是,他拄着拐杖和自己的小女一起,到职工住所挨门进行入托登记。
房屋借好后,缺教具,经和小女商量,他把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的准备给小女办嫁妆的两千元钱,全部拿来购置桌椅、教具等。他还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方案,亲手编写教材。
    一身兼数任,全心育幼苗
他不但是园长,还是辅导员、清洁员和警卫员,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这些“小花朵”身上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石门镇广大群众的赞誉。
两年时间过去了,孩子们茁壮成长。可薛老已到82岁高龄。耳朵听不见了,腿也走不动了,他想把幼儿园交给国家。
上级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由石门街小学接收薛老的幼儿园,由省级优秀园丁、28岁的张立华接这个班。
这天,天气晴朗。屋内的九月菊开的正旺,院里的老柏树显得格外挺拔苍翠。隆重的交接仪式开始了。
    拜托啦,拜托啦
老人家把教具、桌椅等全部献给了学校,把自己亲手编写的新年度教学计划交给了张老师。
最后薛老又从怀中取出自己近年积攒的500元现金,用颤抖的手递到张老师的手里,喃喃地说:“给孩子们买些新书、新玩具吧!以后就全靠你啦,拜托啦,拜托啦……。”
话还没有说完,他已经激动得不能自已,呜咽起来。
小张也早已泣不成声,只断断续续地说了三个字“放心吧”,深知自己的使命。
孩子们见薛老要离开他们啦,从四面八方扑向薛老的怀中。薛老用手抚摸着孩子们,一串串泪珠早已落到孩子们的头上。
与会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这时,会场上放起了鞭炮、敲起了锣鼓。按议程,石门镇党委、政府和石门街小学分别把“教育功臣”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两块精心刻制的金字大匾赠给了薛老先生。县政协也为他记了大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