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中印舞蹈并蒂生辉——评“敦煌舞姿舞与印度舞鉴赏晚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印舞蹈并蒂生辉
——评“敦煌舞姿舞与印度舞鉴赏晚会”
  赵国政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土壤相接、南北并立的近邻,远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在这种漫长的交流中,互通所有,互取所长,以繁荣各自的民族文化。最近,东方歌舞团推出了一台由张均、于海燕编导的《敦煌舞姿舞与印度舞鉴赏晚会》,在首都艺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这台晚会里,敦煌舞与印度舞各占一半。与一般晚会不同的是,它采取对应表演的办法,即一个敦煌舞之后接着便表演一个与其姿韵相近的印度舞,或者反之。目的是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对两国舞蹈艺术在美学形态上的同与异,有个直观的比较和鉴别。为使这种比较鉴别更加清晰和切近,晚会的构思者还专门编排了《舞蹈元素的比较》,让分别表演敦煌舞与印度舞的两组演员在一个乐曲里同时进行;加以张均亲自主持和解说,调动了观众的审美好奇和审美兴趣。譬如说印度舞蹈中有24个单手势,13个联手势和30个舞手势,通过这67个基本手势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便可表示出五百多种的含义:从自然景物到心理情感,乃至时令的变迁、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等,都能极尽其意地予以表达。而中国舞蹈手势的表意和表情功能也是相当丰富的。从这两种既有东方文化所独具的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个性禀赋的手语、语句和舞姿造型加以对比的表演,明晰可鉴地看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影响和联系,显得更耐咀嚼和寻味,因而可以说,这是台文化品格很高、民族风格很浓、艺术情趣很雅的晚会。
晚会的主要构思和编导者张均,是一位出众的、专事表演和研究南亚各国、尤其是印度舞蹈艺术的专家。在多次赴南亚国家访问演出中,柬埔寨观众把她称为“中国的帕花·戴维公主”(柬埔寨最有成就的舞蹈家)。在随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当她表演缅甸古典舞蹈时,缅甸国家领导人带头起立鼓掌,并征询周总理能否请这位演员再表演一遍?于是张均在沸腾的掌声中再次登台。印尼领导人观看她表演的巴厘舞蹈时,再三讯问她是中国演员吗?当他确信后,盛赞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而印度的舞蹈大师们则给张均以更高的赞誉。不久前,她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两度赴印度,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把印度六大派古典舞和各地民间舞学了个遍,为此印度《金融快报》撰专文评论。
在谈起这台晚会时,张均说:这仅仅是个探索性的实验,待条件允许她还要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创作和探索。如印度卡塔克舞派与新疆舞蹈的比较;新疆舞与西亚舞蹈的比较;傣族舞与泰国和缅甸舞蹈的比较;黎族、苗族舞蹈与印度支那舞蹈的比较;唐代舞蹈与日本舞蹈的比较,等等。弘扬祖国民族舞蹈文化是离不开外来养分的滋补的,除了汲取西方的经验外,对近在咫尺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东方艺术,何以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