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疯牛”之争背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经济漫话

  “疯牛”之争背后
本报记者 陈特安
最近,英国与联邦德国之间为“疯牛”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前者忍无可忍,声称如对方“不解除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就要到欧洲法院“控告”;后者则坚持认为“波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研究”。而欧洲共同体委员会由于担心“疯牛”病的蔓延,已禁止它的成员国进口英国6个月以上的所有活牛。持续两个多月的“疯牛”之争,未见和解征兆。
所谓“疯牛”病,指的是牛的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据报道,目前“疯牛”病在英国牛群中仍有发生,每周发现的新病例在150例左右,因此而丧生的牛也为数不少。
其实,“疯牛”之争由来已久,欧洲共同体委员会1988年7月的决定,已对英国出口活牛有所限制。对这种限制,英国算是忍了。但坚持认为,这种限制“再也不能升级”。英国在控制“疯牛”病方面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包括毁灭受感染的疯牛和强制性地清除可疑的内脏、下水,以保证出口的牛肉是安全的。
然而,去年11月初,联邦德国开始加紧牛肉进口限制,禁止进口所有英国牛肉,经交涉,到12月中作了修正,但也仅仅同意进口一些“去除所有神经组织的无骨牛肉”。今年1月21日,包括西德在内的欧洲共同体所有成员国的食品和兽医专家们一致签署的报告,认为:这种“疯牛”病不会通过食品传染到人体。翌日,在证据表明“疯牛”病对人体健康没有危险之后,英国农业大臣随即呼吁西德结束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英国方面断言,报告进一步证明,英国出口牛肉的安全保障是有效的。但西德的首席兽医仍然认为,“疯牛”病对人体的危险“不能完全排除”。
看来,“疯牛”之争未有穷期。英国还不得不为解除欧洲共同体国家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而伤透脑筋,奋战不息。据统计,英国1988年向欧共体国家出口牛肉价值达2.08亿英镑之巨,加之目前贸易赤字又居高不下,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就西德而言,尽管据说它已表示愿“重新考虑”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问题,尽管它有很大的贸易盈余,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矛盾重重,要它轻易解除禁令也非易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