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值得注视的期刊“纪实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4
第8版(副刊)
专栏:

  值得注视的期刊“纪实热”
  知严
近几年,文坛上出现了众多的“热”,“纪实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形形色色的纪实作品多以期刊为阵地,五花八门的“纪实期刊”纷纷扬扬,争先恐后地登坛问世。
毫无疑问,纪实作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样式,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和魅力。纪实作品能以其对真人真事的令人信服的描述,增强读者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理解,激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意识。在近年来的“纪实热”中确实出现了不少材料真实,立意深刻,引人思考,令人感奋,渗透着作者满腔社会责任感的好作品。但是,也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不良倾向。低劣的纪实作品泛滥于期刊之中,一些书报摊主们又多以这类期刊招徕读者,使之招摇过市。社会舆论已对期刊出版中的这种“纪实热”有所担心或贬责。
目前纪实类期刊中所刊载的作品,在形式上虽然多种多样,其中有报告文学、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包括外传、野史等)、社会特写、司法案例、记实小说等,在选材上却较为集中。不少这类作品,热衷于描写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鲜为人知的隐秘;热衷于披露中国或其他国家革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热衷于渲染社会生活中种种耸人听闻、令人不满的黑暗腐朽现象,以及性犯罪等等。这类作品涉及许多非同寻常的人物以及历史或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加上一些作者文风不严肃,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而缺乏对史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缺乏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其在政治上、思想上产生的消极作用,在创作界、出版界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这类作品中,有的片面夸大中国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失误,名为反思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实则将共产主义运动描述为一片漆黑;有的借“纪实”之名,搜罗社会现实阴暗面,极尽荒诞离奇、耸人听闻之能事;有的滥用甚至杜撰材料,视历史或个人隐私如儿戏,捕风捉影,真真假假,造成社会纠纷,助长社会上以讹传讹、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流言蜚语风。这类作品大都格调不高,文风浅露浮躁,损害读者的审美能力,将读者的阅读心理导向猎奇、窥秘,追逐绯闻艳事,助长庸俗、浅薄的阅读趣味。自纪实作品走俏以来,在出版界以纪实作品为奇货可居的怪现象层出不穷,有的作者依仗自己垄断的材料,或索要高价,或一稿多投;一些期刊为抢稿而互相斗法,或彼此盗用材料;一些借此牟利的文化掮客应运而生,削尖脑袋四处进行肮脏交易。
凡此种种,皆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的党性原则背道而驰,与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背道而驰,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目前,这一类纪实作品的扩散正引起创作界、出版界许多有识之士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忧虑和不安。他们纷纷发出呼吁,希望尽快刹住这种不良倾向的蔓延。我们殷切期望一切有远见卓识的文学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都来正视纪实作品创作中出现的这股逆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它导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