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这里,有一群“活雷锋”——发生在一个病危女青年周围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2
第3版(综合)
专栏:

  这里,有一群“活雷锋”
——发生在一个病危女青年周围的故事
史坤玉
今年2月28日,江苏省宝应县郭桥乡赵雍村女青年尤庆梅,经诊断患腹膜炎、肠梗阻,急需1000元钱做手术。白发苍苍的母亲赵万英哭了:老伴和儿子去年各得一场大病,欠下了1000多元钱的债,家中仅有从银行借来的100元钱贷款,哪有钱给女儿治病啊!她凄苦地对女儿说:“要是妈妈筹不到这笔钱,就只得带你回家,听天由命了。”奄奄一息的姑娘听后,流下了绝望的泪水,她才23岁啊……
然而,危难之际,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伸出了援助的手。3月9日,尤庆梅顺利通过了手术。母亲笑了,逢人便说:我女儿命大,遇着好人了,遇着“活雷锋”了。
政府机关里的“活雷锋”
2月28日清晨,准备上县医院给女儿治病的赵万英,因挤不上汽车急得直哭。下乡办事的县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秘书祁庆辉,见状赶忙过去帮助她们上了车。到了县医院,祁秘书把她们完全安顿好后,立刻回到办公室,与团县委、人武部、郭桥乡政府等部门联系,请求他们在团员、青年和民兵中募捐;然后到民政局、信访局争取救济。从尤庆梅住院到手术完,祁秘书每天下班就往医院跑,连医生、病友都被感动了:祁秘书真是“活雷锋”啊。
两元钱,一片情
17岁的孙桂花在祁庆辉家当保姆。3月5日午饭时,她看见祁秘书全家每人掏出10元钱,准备赞助给病人,马上把自己兜里仅有的两元钱也捐了出来。当祁秘书把52元钱交给赵万英时,特地说明,那个“零数”是他们家小保姆捐赠的,虽然只有两元钱,但这是她的一片心意啊!
关外来的“雷锋”
卞素琴是吉林省辉南县的退休工人。3月5日当她到宝应县探望女儿时,听说了尤庆梅的情况后,她即刻让女婿用自行车把她送到医院,用自己祖传的医术,精心为尤庆梅作全身按摩。手术后,她又让女婿送去了从东北带来的人参等补品。可是,就在她为病人按摩时,7岁的小孙子正在家里哭着要奶奶呢。
人间重晚“情”
3月8日早晨,一位66岁的老太太陈周氏,搀着一位78岁的老太太沈文珍,步行了3里多路,来到县医院将163元零零碎碎的钱交给了赵万英。她们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原来,家住城北牌楼口23号的沈文珍,3天前从住院的侄女处知道了尤庆梅的情况,便请陈周氏搀着她,走街穿巷,为尤庆梅向老太太们募捐。两天半时间,她拜访了30多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凑足了93元钱。为了多捐点钱,她又来到附近的一个佛教活动室,尼姑们被这个耳背眼花、行走不便老人的真情感动了,她10元,你5元,一会儿就凑了70元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