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美国人的“棕色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美国人的“棕色化”
黄晴
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人称之为美国人的“棕色化”。根据统计和估测,美国白人在1955年所占人口比例为90%,至1985年则下降到80%以下,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降至60%,到2056年,白人将只占美国总人口的50%左右。
上述估测有充分根据,据统计,美国亚裔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为近20‰,机械增长率(移民)近40‰,拉美裔人的年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均在17‰上下,黑人的年自然增长率为13‰左右,机械增长率为2‰左右,而白人的年自然增长率不足5‰,机械增长率不足1‰。根据这一移民和生育趋势,到本世纪末,美国拉美裔人将增加21%,亚裔人将增加22%,黑人将增加12%,而白人则只增加2%;到2020年,拉美裔人或非白种人人口均翻番,达11500万人。目前,美国的一些地区已出现了少数民族占人口优势的状况,在加州的中小学中,拉美裔人占31.4%,黑人占8.9%,亚裔人占11%。在纽约州,目前少数民族的中小学生为40%,在10年内可达50%。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过去是欧洲移民占绝对多数,近几十年则发生了变化。有人说,“美国曾是欧洲的缩影,现在则是世界的缩影”。美国人的“棕色化”将对美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教育到价值观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人认为美国少数民族将要求分享更多的利益和权力,形成新的政治联盟。到了21世纪,以白人为主的退休者和以非白人及拉美裔人为主的工作者之间将出现利益冲突。移民法和反种族歧视法之间的对立可能尖锐化,以白人为主的管理层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职工层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
在文化教育方面,少数民族保持原语言的趋势在加强,出现了反对以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声音。在人文科学上,有人反对以希腊、拉丁和西欧经典为本的人文教育,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
在价值观上,有人认为,任何健全社会都需要有一套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由于美国人口种族民族结构的变化,以西方价值为主的作法已适应不了文化背景日趋歧异的现状。
不管人们愿意看到还是不愿意看到,在美国,一个日益明显的多种族社会已经是一个现实,它已经存在,而且不可避免地是美国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