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面对实际的省悟——六名研究生参加党风廉政大检查的收获和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5
第3版(综合)
专栏:

  面对实际的省悟
——六名研究生参加党风廉政大检查的收获和思考
新华社记者 张持坚
黑龙江省6名研究生,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党风、廉政大检查后,深受教育和启发。参加检查前,他们认为党风问题成堆,一片漆黑,认为不正之风是不治之症。参加检查后,他们为自己原先简单而又偏激的认识感到羞愧。他们颇动感情地对记者说,我们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了,也了解太浅了,光凭热情、凭感觉发议论,怎么会不出偏差?他们回到同学中,情不自禁地畅谈感受,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受教育,有启迪。
这次大检查是今年2、3月间进行的,主要检查各地市和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1989年党风和廉政建设情况。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电工学院抽调的6名研究生,分别参加了对4个地市和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的检查。吸收研究生参加这项工作,一方面是想听取他们对党风和廉政工作的意见,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也想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实际情况。这6名研究生都是党员、学生干部,3名学自然科学,3名学社会科学,年龄在24—33岁之间。
一连串“没想到”
这次检查,既听上面全面汇报,也深入基层搞抽查和找干部、群众个别谈话,接待来信来访,使研究生们比较真实、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了相当一级党组织和相当一个面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这就和他们原先对社会实际接触甚少的状况形成了对比。他们不由地发出了一连串“没想到”的感慨。
——没想到党在党风和廉政建设上做了那么多工作;
——没想到许多高级干部对自己要求那么严格;
——没想到和省里领导一起下去,根本没有像传说中的“大鱼大肉”……
哈船院研究生郭强到黑河地区检查,当他了解到行署专员何永林大学毕业,到祖国最北部的黑河工作20多年了,可父母亲还在农村,他有权,但他不为双亲办“农转非”时,非常感动。他说:“有时看报上介绍领导干部的事迹,不怎么相信。这次何永林就在我面前,我服气了。”
到省政府系统检查的哈医大研究生张临友也有同感。他到省商业厅,厅里的同志介绍厅长阎景春严于律己,有一次他有病在家,老伴托人到商店买了些瘦肉,被他狠狠批评了一顿。又到卫生厅,了解到厅长们的住房也不宽敞。这使张临友很感慨,他说:“在学校时,总以为当官的谁不为自己捞好处,可深入一了解,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哈师大研究生刘玲玲检查省委机关的情况。临行前,她想:省委是全省最高的领导机关,一定有不少特权,可事实出乎她的意料。就拿办公厅的财务管理来说,1989年办公经费比1988年递减了20%,在经费减少、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他们不仅没超支,还千方百计节约了几十万元,他们对打电话、邮件和出差费用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刘玲玲说:“确实没想到省委对经费管得这么严,制度定得这么细。”
到伊春去检查的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徐凤良也深有感触。他说,他个别接触了一些干部、工人、农民、教师、营业员和个体劳动者等,他们评价,去年以来伊春市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有明显好转。市委抓得很紧,市委书记杨光洪为解决用公车送子女上学的问题,到一所小学门前实地调查,并写了一篇题为《这是一些什么特殊人物》的文章登在伊春日报上,狠刹了这股歪风。他还深入个体饭店查看,发现一些单位为躲避检查,在这里用公款大吃大喝,立即责成有关部门严厉查处。一件件实事,增强了群众的信心。
研究生们在和记者交谈时都说,当真正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对事物的本质有所了解后,心里就像开了一扇窗,就会由衷地感到,我们党的主流是健康的。有的地方党风和廉政建设确实存在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但重要的是,党在下大力气抓。事实表明,只要真抓、抓狠,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就给人以信心。
心情难以平静
对比参加检查前后的认识,研究生们的心情难以平静,他们意识到单凭热情和感觉发议论的害处,他们要弄清楚,原先的那些认识是怎么回事,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归纳他们的思考,有如下几条:
根本的是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但他们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对实际情况、对国情缺乏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这一弱点。他们看重自己的热情,不怎么看重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正是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他们的热情容易失去“根基”,他们的“感觉”和认识也就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潮影响。
没有意识到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这些年,校园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些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淡薄了,使得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容易偏离“准绳”。听说某高级干部以权谋私,就“推而广之”:当干部的都这样;听说中央抓廉政,就期望“一抓就好”,一时看不出效果,又“灰心丧气”,如此等等。值得重视的是,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思维方式没加分析地一古脑儿涌进了校园,使得学生中的思维方法比较混乱。
主人翁责任感削弱了。不少大学生把自己当“局外人”,甚至视自己为一方,党和国家为另一方。在他们的头脑中,上大学是凭自己的努力,至于党和人民为自己创造了多少条件,想得很少,或者根本不想,这就容易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生偏差。因此,他们提问题往往否定的多,建设性的少,可操作性的少。
受书本、报刊和广播、电视的影响很大。前些年,报刊上揭露反面的东西比较多,看了这些报道,不仅没给人以信心,反倒使人泄气。这样的报道多了,就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共产党大概都是这样”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正面宣传,不少学生也不相信。
关键在于多了解实际
参加这次大检查,给6名研究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深入社会,了解实际的重要。因此,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希望方方面面都来为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创造条件。
哈工大博士研究生李明树说:“不能说大学生对实际情况一点不了解,他们放假回家和家长、邻居交谈,也是一种了解社会的方式,但这种了解毕竟是零碎的,如果由此得出结论,就容易失之偏颇。这次大检查,是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情况,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了。因此,希望省里今后有关热门问题的调查,都能吸收大学生参加。”
当然,参加这样的活动机会不会很多,大量的应该是学校组织学生下厂、下农村搞调查。可他们反映,这一方面受到资金紧张的限制,另一方面不少单位对大学生去搞调查不太欢迎。嫌麻烦。因此,多年来,大学生实际上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读书,脱离实际的情况很严重。他们希望这种状况能得到改变。
张临友建议,多向大学生通报情况。他说,通过这项检查活动,发现有好多情况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这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很少向大学生通报情况,肯定是其中一条。应该提倡领导多到学生中走走。和大家谈谈心,通通气。这也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实际。实践证明,情况沟通了,相互理解了,好多问题就随之而解了。
大家还谈到,学生学习任务重,出去搞调查的时间有限,有关部门能不能经常提供一些书面调查报告,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增进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他们还提到报刊宣传,希望报刊上多介绍党和政府的工作情况,多宣传正面典型,揭露反面的丑恶现象,也应该起到正面作用,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实际和正确认识社会实际。
研究社会科学的刘玲玲在和记者交谈时,强调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打下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她说,这项工作应该下功夫抓好。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再加上对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社会责任感也一定会增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