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坚持正面宣传 改进批评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5
第3版(综合)
专栏:

  坚持正面宣传 改进批评报道
  江岸
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新闻界争论着一个问题:新闻工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关系?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解决了。他说:“当前,改革新闻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无论从新闻工作一般意义上讲,还是从当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讲,或者从稳定是压倒一切这个大局来讲,关键的问题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他还说:“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
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在现时尤其重要。经历了去年春夏之交关系到国家存亡的一场政治风波,人们都在思索:为什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党和群众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在各行各业英雄倍出、群星灿烂的情况下,一些人反而意见越来越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在看来,问题越来越清楚,其他原因之外,舆论导向错误是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利用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制造舆论,散布谣言,企图推翻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我们的新闻单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犯了舆论导向错误,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党性原则,是党报的基本原则。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党报的基本方针。即或在对敌斗争最艰苦的岁月,我们的新闻报道也是运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激励和鼓舞人们抛头颅、洒热血,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吃多少苦头,做多大牺牲,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建国以后,新闻舆论,无论在与中外反动势力较量上,还是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作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武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差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本来在应该为之快慰的现实面前,全国人民理应欢欣鼓舞地去夺取新的胜利。恰恰在这时候,我们的新闻舆论,没有很好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淡薄了,有些报刊热衷于揭露党的阴暗面,甚至把我们的党,把社会主义制度,说得一无是处,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描绘得十分美妙,似乎中国非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这就在国内制造了一个小气候,使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在这种错误思潮侵蚀下,有些人对共产主义还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还行不行,共产党这面红旗还能打多久发生了动摇。在新闻界,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要求不要任何限制的“新闻自由”。一时间,报纸不那么热衷于正面宣传报道了,雷锋、焦裕禄、王铁人式的好典型少见了。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揭露社会主义的“弊端”,宣扬“共产党腐败”的东西多了,甚至淫秽色情、荒诞离奇的东西也搬到党报上来,让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腐蚀人们的灵魂。
党的报纸,是党指导工作、引导人民思想的有力工具,是人民的教科书。报纸的导向出了问题,对人民群众,尤其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新闻舆论的导向错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人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不满,与新闻舆论的导向错误有关。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制裁”也与我们的错误舆论(实质是谣言)有关。
国际反动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不甘心失败。他们今后还会继续制造种种谬论,散布流言蜚语,玷污社会主义,企图搞乱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坚持新闻舆论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阴谋和破坏。
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搞好正面宣传,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小平同志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新闻工作者是教育人的人,尤其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生观,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正义的,是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
应该看到,我们新闻队伍中相当多的同志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无产阶级的新闻观没有树立,极容易欣赏资产阶级“新闻自由”那一套。他们不了解,人们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就谈不上政治上的平等,更谈不到舆论的自由。亿万富翁和他的奴仆有什么平等?到垃圾堆里找饭吃的人有多少自由?有的人被西方的“富有”所迷惑,看不到西方社会的黑暗,他们不知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发达起来的,对我国的“贫穷”也缺乏全面的和历史的科学分析。这是有些人向往西方、贬低自己的主要思想根源。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比起资本主义制度要合理得多。有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之好,其实,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为资本家干活,就没有饭吃。不好好给资本家干活,就炒你的“鱿鱼”。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是人们的生活是有保证的,人们不至于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惶惶不可终日。而且经过改革之后,克服了我们的弊端,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我们党确实有某些腐败现象,在党员、干部乃至领导干部中,确有一些蜕化变质分子。对此,目前党正在卓有成效地进行克服和治理。但是这些局部问题和个别现象,一个时期里被夸大了,好像共产党已经腐败了。这里有别有用心人的造谣,但也与我们正面报道不力有关。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包括党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廉洁奉公、严以律己的。可惜,过去我们新闻工作者报道的兴奋点不在于此,而是相反。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工资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低的。据知情者告诉我:有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家里,西瓜不降到6角钱以下1公斤没有买过。还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因为经济不宽裕,他的子女在家吃饭要交伙食费(第三代不交)。笔者看到,有些中央部级干部上班带饭盒或到职工食堂排队买饭。这类事,过去很少有人知道。最近报纸报道了上海市政府三位副市长挤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一位副部长的夫人烧锅炉等等,这就很好。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正面报道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各种英雄模范层出不穷,雷锋式的人物,写不胜写,各级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更是随处可见。试问,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党能像我们党这样?没有。我们所以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因为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正面的东西是主要的。新闻报道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如实地反映现实,这正是生活本身的要求。
改进批评报道
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决不是说可以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在报纸上不要开展批评。正如李瑞环同志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一点批评,新闻报道就会显得沉闷、呆板,缺乏生气,缺乏战斗性。”问题不在于报纸要不要开展批评,而是怎样开展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表现。毛泽东同志说过,有无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我们党历来主张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批评社会上的不良倾向。早在1950年4月,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增强报纸战斗性、指导性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对党和国家工作实行舆论监督的需要。
我们谈到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批评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促进工作,改进工作,增强团结,推动我们的事业前进,才是目的。我们在进行批评报道的时候,应当同我们的整个报纸工作一样,采取严肃负责的态度使批评报道产生积极的结果。
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在报纸上开展积极的、正确的批评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
第一,旗帜鲜明。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们的批评报道,要是非鲜明,尖锐泼辣,毫不含糊;二是要站在党的鲜明立场上批评各种不良倾向。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报纸上的任何报道,包括批评性报道,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决不允许脱离党的原则去随意指责,更不允许利用批评报道泄私愤,或者在群众中制造悲观情绪。这是我们进行批评报道应当牢牢记取的。
第二,考虑全局。在现实生活中,缺点和成绩往往是并存的。一个部门、一项工作、一个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同时产生一些缺点或错误,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是不存在的。如果专门搜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报道,恐怕专门办一张批评报也登载不过来。我们应当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个基本的估计,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报纸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基本格调。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要找几个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并不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来看却背离了真实性。”既然报纸要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批评报道在报纸上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占主要地位的则是正面报道。我们提倡在新闻报道中抓问题,但抓问题并不完全是抓批评。问题就是矛盾,回答这些问题,有时靠批评,更多的是靠正面的典型。要有褒有贬,贬中有褒,褒中有贬,以褒为主。
第三,掌握时机。有的批评稿件本身没有什么毛病,但由于发表的时机不对,也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在人们思想混乱、社会不够安定的时候,对热点问题,要适当地降温、分流,有些容易添乱引爆的批评报道,尤其要严加控制,以利于人心的稳定。总之,稳定压倒一切,报纸的一切报道都必须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批评报道是手段,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第四,与人为善。对人民内部的问题进行批评报道,必须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批评应当是建设性的、积极的、指明出路的。要在阐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要采取讽刺挖苦、幸灾乐祸的态度去对待被批评者。态度鲜明不等于尖刻。要耐心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教训,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改正。报纸批评应当容人,给人以回身的余地。批评报道应当造成一种鼓舞人们克服缺点和错误、努力前进的气氛。
第五,紧密配合。报纸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批评报道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依靠各级党组织,争取各级党组织的密切配合。记者要克服“无冕之王”的思想影响,更不要有“包打天下”的傲慢。在进行批评报道时,一定征求当地党组织的意见,请他们审阅原稿。如果和当地组织意见分歧,可以征求上级组织的意见。其次,批评报道发表以后,如果问题解决得好,还可以连续报道,这既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威信。
第六,实事求是。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记者对报纸负责也要对被批评者负责。关键是把事实搞清楚。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对事实,宁可留有余地,不要说得过头。批评稿件写出之后,最好先交给被批评者看一看,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只要与人为善,又实事求是,相信绝大多数被批评者会接受报纸批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