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救救家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6
第3版(综合)
专栏:人民论坛

  救救家长!
钟怀
1月8日,在上海《新民晚报》上看到《别让雀战台挤掉了书桌》的报道,心里很不平静。期终考试在即,静安区图书馆阅览室的400多个座位几乎全被中学生们捷足先占。他们不是来借阅书刊,而是来温习功课。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共同的回答是:不堪家中麻将声的干扰,才到这里来寻觅一片清静的。读罢这篇报道,蓦然想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话来。那是“一二·九”运动时北平大学生们的慨叹,同当前上海一些中学生的苦恼自然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但在祖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莘莘学子的书桌竟被雀战台挤掉,能不令人震惊?
4月4日又在《文汇报》上读到《父母筑方城,儿女巧拆墙》的消息。说的是上海卢湾区五所小学,班班成立了少年禁赌队,以特有的“武器”向嗜赌的家长发动“攻势”,坚持四个月终显“奇效”。孩子们的“武器”是什么呢?有的让爸爸每天读《告家长禁赌书》10遍;有的见到妈妈筑方城,就关上房门扑到床上大哭;有的在爸爸雀战收兵后酣睡之际,拉开嗓门高喊“赌博有害!禁止赌博!”更绝的是,同爸妈打起“游击战”,有时向他们宣读《禁赌书》;有时闻麻将声起就跑到楼上蹬地板,闹得他们没法打;有时抽掉几块牌,让他们筑不起方城。孩子们小小年纪,想出了这么多招数,诚然可以赞之曰“巧”,可我却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他们和学校的教师一样,以自己的言和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不同的,由于他们同孩子的亲密关系,能给孩子以更深入更细致更持久的影响。遗憾的是,一般的父母,家长意识很强,而教师意识甚为淡薄。不少人望子成“龙”,却不知道要把子女造就成“龙”,作为第一教师应起的作用。如果家长不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检点自己的操行,甚至染上赌博恶习或其他恶习,孩子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怕成人也难,遑论成“龙”?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孟母之所以三迁,是为了寻找一个适合于儿子成长的环境。现在倒过来了,我们有些家庭本来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较好的条件,却因家长沉湎于方城之战,弄得孩子连一个安静的书桌也不可得,只好自行“迁”到别处去做功课。这不是很可悲的吗?至于一些家长,老大不小,对于赌博之危害,还要由七八岁、十来岁的娃娃去启蒙;家中禁赌,要由娃娃使出劝、哭、闹、斗诸般武艺,并且斗了好几个月方才奏效(谁知道以后是否会有反复),这不是更可悲吗?过去常听到“救救孩子”的呼声,这是不错的,但我以为首先恐怕还是要“救救家长”!
记得西方一位作家说过: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我们不妨说,中国的未来,掌握在今天为人父者、为人母者手中。家长呵,家长,你们可曾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担子有多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