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参差千塔映斜晖——缅甸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参差千塔映斜晖
——缅甸散记
沈兴耕
飞机从昆明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北京还是早春时节,柳树才吐新绿,桃花含苞待放。然而,地处热带的缅甸早已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刚出机舱,仰光机场的阵阵热浪就迎面扑来,简直使人有点手足无措。倒是团里的两位女同志动作麻利,三下两下换成了夏装。据缅甸朋友介绍,当地气温最高已超过了40摄氏度。不过,在此后一个星期的参观访问中,我们深深感到,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比这高温还要“热”。
为佛祖“贴金”
在缅甸古都曼德勒市,我们参观了著名的释迦牟尼塔。按照当地风俗,我们脱去鞋袜赤脚来到佛祖座像前,并攀上底座,为他“贴金”。被贴上去的是“金箔”,大小如同香烟盒,是把黄金磨碎成粉后沾在纸上的,每个金箔大约有四五层金粉纸。这座佛像历史悠久,传说是释迦牟尼当年在缅讲经时,信徒们仿照其形象用铜铸造的。后来人们前来朝拜时不断往座像上贴“金”,2000多年来,光贴上去的黄金据说就有两吨。
缅甸95%以上的人信佛,据说缅甸男人都必须有当和尚的经历,否则不能“成人”。因此,无论城市或乡村,到处可见佛塔及寺庙。在全国宗教中心曼德勒,据说现有大寺院和佛塔250多座,小寺院1000多座。
佛塔最多的地方要算蒲甘(见题图)。这是缅中一个小镇,历史上蒲甘王朝的旧都,现有人口7000多。据传鼎盛时期方圆16公里以内共有佛塔5万多座,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5000多座。
“土洋结合”的婚礼
曼德勒旅馆的宴会厅里,传出悠扬而又热烈的旋律,并不时伴有阵阵欢歌、声声笑语。主人介绍说,这里正在举行婚礼。
婚礼的场面真够气派:大厅里坐满了人,少说也有好几百。新郎、新娘身着礼服,满面喜气,跑前跑后,招待来宾。
听说中国朋友来参加他们的婚礼,新郎、新娘十分高兴,热情地把我们领到前面就座,请我们吃点心、冰激凌。我们向他们赠送了一点小礼品,并按中国习惯,祝他们婚后幸福,白头偕老。
这对新婚夫妻,男的叫吴德乃,33岁,大学文化,现为当地警察局官员;女的叫杜蒂蒂,31岁。两人自由恋爱3年才结为夫妇的。
望着眼前一身西装革履的新郎,以及颇具现代气派的婚礼场面,我们不免诧异。因为通常缅甸青年的婚礼一般都在家里举行,由新娘的姑母或婶母主持。新人席地而坐,面前摆满鲜花以及水果、棕榈叶等;背后架子上陈列着亲朋好友送的茶具等家用小杂物。婚礼开始后,新人彼此将掌心相对靠在一起,由新郎好友用彩带系上,然后用沾上水的花束向新婚夫妇洒水珠,以祝愿他们婚后幸福。
这对青年没有按照缅甸的风俗举行婚礼,是不是受了现代文明的影响?新郎、新娘肯定了我们的猜测,但是又马上补充说,他们的婚礼已按传统的方式举行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洋式婚礼”。
“吴钦纽”的由来
一踏上缅甸的国土,我就得到了一个缅甸的名字:“吴钦纽”。这是缅甸新闻期刊公司的一位同行送给我的。我国驻缅使馆的一位同志解释说,在缅语里,“吴”是先生的意思,“钦纽”即“甜蜜的微笑”。
我早就听说过,缅甸人有名无姓,但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在名字前加一个冠词,以示性别、长幼、尊卑之别。如一个名叫“登”的人,小时候大人称他“貌(弟)登”,长大成人则称为“郭(哥)登”,上了年纪或有了地位后,一般都称他为“吴(叔伯)登”。与“貌”、“郭”相对应的女性称呼是“玛”(姐妹),与“吴”相对应的是“杜”(姑姨)。
缅甸朋友给外国来宾起名,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他们在给我起的名字前又加了一个“吴”,则更是十分友好了。
其实,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特别友好,他们唯独对中国人不称“外国人”,而亲切地称为“胞波”,即兄弟的意思。缅甸内政宗教事务部、宣传部和文化部部长蓬敏在接见中国新闻代表团时,一开始就说,中缅两国是“胞波”,希望你们来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样,中国是缅甸最友好的国家。
在缅甸期间,我们确实如同在“家”生活一般。有一次,我们从仰光乘船前往丁茵参观。途中,一位缅甸朋友通过翻译跟我说:“吴钦纽脸上‘甜蜜的微笑’突然不见了,我们很着急,不知出了什么事?”我一听就笑了,告诉他们,身体有点不舒服,可能是不适应这里的高温天气吧!但他们还是不放心,一到丁茵,立即请来医生给我检查。
访问结束了,临上飞机前,缅甸《劳动人民报》的一位摄影记者,给代表团的每个人送来一套访缅期间的活动照片。在缅甸访问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个美丽国家的形象却在我们的照片中长久地留下来了;中缅两国人民传统的“胞波”友谊更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