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鸟枪是怎样换炮的?——记河北省冀县暖气片厂走向海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鸟枪是怎样换炮的?
——记河北省冀县暖气片厂走向海外
本报记者 曹瑞天 李德民
记者采访之前,还不知道美国人过冬除了有用空调机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用暖气。而这个素有“铸造王国”之称的国家,近两年从河北省冀县暖气片厂买走了12种型号的数千吨暖气片。该厂是个乡镇企业,十几年前,这些身穿破棉袄背着暖气片四方叫卖的“泥腿子”,如今西装革履乘坐波音飞机到美国去推销产品了。
他们的鸟枪是怎样换炮的?
“吃鱼先吃头”
冀县暖气片厂的同志告诉记者:有些乡镇企业眼睛只盯着国内市场,没有胆量向海外发展。而我们,在国内市场群雄并起、激烈竞争的时候,开发高标准的产品,打了出去,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首先,我们盯上了美国,它是“铸造王国”,又是大市场,对产品要求质量高。中国的暖气片只要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信誉,承接西欧、日本的定货也不成问题。这一招,我们叫“吃鱼先吃头”。
3年前,美国的美达诺斯考有限公司带着细柱型和弯肋形两种散热器样品来华订货,跑了几十家散热器厂,都因工艺复杂,风险大,没有谈成。跑了9个月,才找到冀县暖气片厂这个合作者,但外商还心存疑虑:“你们的条件不如南朝鲜,这样高难度的产品干得出来吗?”经过短短的50天,样品出来了,美方一次验收合格,紧接着,几千吨中国产的“春风”牌暖气片就在天津港装船,漂洋过海运往美国了。不出所料,“鱼头”一动,全身都动,加拿大、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纷登门,前来洽谈暖气片生意。去年,他们创汇100多万美元。谈起这件事,厂长告诉记者:出口暖气片,作为厂家并不赚多少钱,远不如内销赚钱,但好处在于为国家赚来了外汇。
“借梯上楼”
冀县暖气片厂从十几年前的一家小厂,发展成几千人的大厂,年产值超亿元,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同行业中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的“龙头”,靠的是什么?
他们说:“我们有一大批人才,有在册的人才,更多的是不在册的人才,是他们搭梯,送我们上楼。”他们的人才分布在许多地方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受聘为兼职或短期顾问。他们还与58个城市建立协作关系,引进新技术,上新产品,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采暖技术开发中心,并投资60万元建立了热工测试中心。为科学技术舍得花钱,科学技术帮他们赚更多的钱。他们年年都出新产品,产品质量沿着“省优”、“部优”、“国优”的台阶一步一步走上来,现在他们已完全具备承接世界各国采暖产品的生产能力。
科技人员在冀县暖气片厂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有合理待遇,更有理解和支持,即使自己进行的一项科研工作失败了,也不会看到领导的冷脸。为冀县暖气片厂立过大功的高级工程师刘飞雄对记者说:“我前半生道路坎坷,到晚年总算有了归宿。我在厂里入的党,在厂里晋升的高级工程师,住的是厂里100多平方米的好房子,老伴的丧事也是厂里给操办的。我死后,骨灰也不送回原籍,就撒在这里的土地上吧!”
“敢迈第一步”
有识又有胆,敢迈第一步,看准了就大胆走。这是这家乡镇企业的一个特点。
中国最先掏钱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企业之中,就有这家当时还很不起眼的乡镇企业。一时名声大噪:“嘿!人家上电视了。”他们在树立新的经营观念上不断摸索前进。在前些年生铁滞销时,他们发广告举办生铁招标会,70多家大大小小的铁厂云集冀县。暖气片厂在诸厂家竞争中,择优购进生铁,节约20多万元。后来生铁紧俏了,他们未雨绸缪,以补偿贸易方式投资山西省的几家小铁厂,解决了铁厂的困难,自己日耗百吨生铁的困难也得到解决。
暖气片不管在国内国外都是有广阔市场的,他们照原样生产下去也可以过好日子。可是,他们面对国内采暖设备长期停留在二三十年代进口产品笨重、低效、耗能、费料的水平,又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成适应高层建筑需要的稀土灰口铸铁暖气片,从立项到通过国家鉴定仅用8个月。这种暖气片按全国一年需用8000万片计,可节约生铁20万吨,焦炭5万吨,资金1.4亿元,而金属热强度可以提高1/4以上。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已经看出了苗头:这也许意味着,中国的采暖设备行业正处在一场新变革的前夕。
乡镇企业大有作为,完全可能大步走向海外。冀县暖气片厂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杨振林作为这家乡镇企业的领导,成为党的十三大代表、全国优秀企业家。李鹏总理来厂里视察时,肯定了他们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