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提出 扶贫工作需要东西互助各界支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2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提出
 扶贫工作需要东西互助各界支持
本报北京5月29日讯 新华社记者黄正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武志戎、本报记者黄彩忠报道: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扶贫工作不单需要政府加强领导,还需要东部西部地区互助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他说,根据1986年的统计,全国的贫困地区分布在699个县,低收入人口或者叫绝对贫困人口约1.1亿。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和重视“老、少、边、穷”的扶贫工作。60年代后期,周总理就曾多次亲自过问延安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1986年以来,政府在总结吸取多年单纯济贫济穷的经验教训之后,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开发方针。同时,政府每年拨出扶贫款项、低息、贴息贷款共约40亿元人民币,中央一级就有36个部委和公司到贫困地区分片负责,挂钩蹲点。省、地、县、乡的各级组织,也把扶贫工作提到自己的主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强了领导,增加了资金、物资和科技的投入,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奋发努力下,部分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已经从1.1亿,减少到4000万。
项南在谈话时指出,我国的贫困地区十有九在山区,所以扶贫工作也可以说是山区开发工作。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有很多复杂的客观原因,但长期忽视山区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应该看到,山区有丰富的水源、森林、草场和矿藏资源。如果我们仍然把眼睛盯在现有的这块小小耕地上,不重视山区经济开发,就背离了我国这个最大的国情。山区的建设,应当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林、草、粮、果、牧、渔、矿、路、水的综合治理和开发。项南指出,扶贫开发工作,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人口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是一个改变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系统工程。当前,各地都应抓好两件事:一是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二是要强调科技扶贫,把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
项南说,他主张今后扶贫工作要向西部倾斜。从现在起,扶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没有东部的支援,西部难以脱贫;而西部发展了,反过来又可以支援东部。这就叫“东西互助”。把东部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辐射到西部去,首先得益的当然是西部。西部的能源、矿藏开发了,东部发展也就有了后劲。这是一种互助互惠关系。开发西部资源项目,也可以找东部协助,实行东西部大跨度联合。我国很多重要矿产资源,如铝、铜、铁、金、银、煤炭等,大都在中、西部。我们的经济政策注重向西部倾斜。西部和东部一度拉大的差距,就可以逐步缩小。
项南还着重介绍了扶贫基金会的宗旨,强调了它的服务职能。他说,扶贫基金会的宗旨是:广泛争取国内外各方面的支援,接受国内外各方面热心支持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现金,物资捐助及技术援助,加强同国际上民间组织的友好合作,促进中国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去年3月基金会成立时,名誉会长李先念在讲话中强调了自力更生和服务精神。我们根据上述精神,编了一个扶贫三字经:只服务,不盈利;只帮助,不代替。多造血,少输液;多开发,少救济。要脱贫,靠自立;要致富,靠科技。
扶贫基金会成立一年多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热心支持。这个基金会成立时,原名为“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改名为“中国扶贫基金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