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选举与金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政坛内幕

  选举与金钱
  孙东民
日本第39届众院议员大选活动的气氛正浓,953名候选人为角逐众院512个议席展开酣战。这场决定90年代初期各政党在国会内势力对比的大选引人注目。话题之中,除分析形势,预测胜负之外,“金钱攻势”也是其中之一。
日本报载,尽管一年多来因利库路特股票丑闻事发,国会内外高喊政治改革的呼声甚急,“净化政界”、“搞不花钱的选举”等口号成为政治家们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在各选区内依然“实弹”(金钱攻势)横飞,“五当四落”(花5亿日元能当选,只花4亿日元可能落选)之说在激战区内时有所闻。搞竞选是要花钱的,要想当选,地盘、声望、金钱是三大条件,这是日本政界的“常识”。
选举要花多少钱?这是谁也搞不清的谜。日本自治省公布,这次大选的执行经费是337亿,用于开设投票站、雇人开票、发表公告、设广告张贴牌、政见广播等。加上与选举有关的国民审查新任最高法院法官、临时启发费,计约347亿日元,从国库中支出。上述费用仅仅是为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候选人参加竞选,还需要更多的费用。租用宣传车、雇请助选小姐、印制竞选纲领、张贴和散发广告传单、成立选举事务所和后援会等都要花钱,所需经费需自掏腰包。公职选举法限定大选的竞选费用,如在一个30万选民、定员5人的选区,每名候选人的法定竞选费约1200万,加起来就轻易超过百亿。
法定竞选费用限额1200万日元,够用吗?一位执政党的年轻议员说:“要想取胜,就是在平稳的‘无风区’也需要5000万,要是在‘激战区’怎么也得以亿为单位。”另一位初次出马竞选的候选人透露:“上亿的钱早花出去了,背了一身债。”这就是说,早在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之前,候选人为挖掘选票,已通过各种方式,向地方的实力人物,县、市议会议员、支援团体“巧妙的”送去不少钱、物,以“联络感情”。公职人员选举法虽然规定任何候选人或准备当候选人的人,不准用任何名义向选区的选民有捐赠行为,更不允许收买选民。实际上在一个金钱社会里,法律归法律,有的是空子可钻。一般说,花的钱越多,效果就越大。以笔者的见闻,老资格的议员,在选区内都经营起一个支持他的严密的关系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的亲戚,关系户的关系户。每临选举,熟谙战术的谋士,运筹帷幄的“后援会长”,如同指挥一场紧张的战斗。两军对垒有钱者胜。关键时刻助选人在私下不动声色的“银弹攻势”,是选举对策中最有效的招数。日本某选举咨询机构估算,从事前运动到投票期间,本届大选每位候选人平均经费支出将用出3亿日元。如果此说可靠,一场大选下来总支出高达2700亿(约等于87亿元人民币)。《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这个数字超过日本1990财政年度预算案中社会资本公共事业费的20%。若按普通职员实际年收入300万日元计算,攒够候选人的人均3亿的竞选费用,普通职员需要100年不吃不喝。显然,竞选众议员之举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搞竞选需要钱,当上议员同样需要钱。自民党的年轻议员团体《理想社会政治研究会》公布,初次当选的议员用于从事政治活动和联系选民的费用,在1988年人均1.2亿日元,仅靠国会议员的薪俸远远入不敷出。经费从哪里来?如果自己钱不多,这就看有没有本事搞钱。有政党背景的可以从党组织或从派系领袖那里领取资助,无党派人士靠社会团体募捐。执政的自民党资金最雄厚,平时得到财界的资助。日本报纸说,自民党为这次大选仅向财界筹集政治资金据说有260亿日元。政治资金收支报告说,各政治团体在1988年搞到的政治资金达1723亿日元。而且精于此道的人士认为,帐面上的申报数字远不能体现实际收入。此外,从提供“政治献金”的方面来说,企业也好,团体也好,之所以为政党和个人慷慨解囊,进行投资,说到底是以能代表其利益,有利可图,影响政策为前提。为准备选举事先搞钱,竞选时大量花钱,当选后再搞钱。这种长期形成的“金权政治”即金钱与权力结合的政治可谓积重难返。怪不得日本有识之士发出慨叹:形形色色的政治改革方案,在“金权政治”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大选如同一台构造复杂的机器,它转动起来需要金钱润滑。如果说利库路特案件是日本国民批判的“金权政治”的象征,选举与金钱的关系同样为理解日本式的政治结构作了浅显易懂的注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