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人民冷暖挂心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处理群众来信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31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冷暖挂心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处理群众来信纪事
本报记者 蒋耀强
杨照,这位70年代下放到广西的副教授,因户口在北京,买米无着落,烧煤也得靠邻居帮助,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准予办个临时户口,终未如愿。情急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贸然给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去了一信。
半个月后,单位突然通知她:速去办理临时户口和买粮买煤等有关手续……
杨照并非特有的“幸运儿”。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乡自然条件很差,人畜一直是饮池塘和山沟里的水,一遇天旱,吃水十分困难。对此,陈辉光同志感到十分不安。1988年5月,他在该乡寄给他的一份专题汇报材料上批示:有关部门要实地调查,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而今,七百?乡群众饮水条件已大有改善。乡民们兴奋地说:陈辉光真不愧是我们农民的书记。
陈辉光是农民的书记,也是工人的书记。近几年,原柳州市红卫木器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生产经营不景气,加上近年来退休工人人数激增,不能及时给他们发退休金,39名年老体弱的老工人联名写信给陈辉光。陈辉光多次过问此事,终于使这些老工人的生活有了着落。
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陈辉光深知,除非迫不得已,群众是不轻易来信反映问题和困难的。1985年上任之初,陈辉光便告诫有关部门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关心群众的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凡反映群众疾苦来信,都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南宁市近几年人口有所增长,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店非但没有增加,反而由于城建等原因减少了几家。
1989年3月,下乡归来的陈辉光经过几家粮店门口,发现一队队长龙,便意识到群众买粮困难,随即与有关部门打了招呼。不几天,几封反映买粮难的群众来信到了陈辉光手中,他和自治区主席与南宁市有关负责同志一道研究缓解买粮难的措施,并决定拨出500万元资金增建20个粮店,从根本上解决买粮难的问题。之后,还几次和区市领导到粮店施工现场检查督促。
马年春节前夕,南宁市有16家新建的粮店投入使用,另外4家正在建设之中。群众买粮方便多了。
陈辉光任区党委书记至今,亲自处理群众来信1100多封,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